株洲科技职业学院中医药非遗产业学院挂牌,开启“零学费·7年陪跑”人才培养新模式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4日讯(通讯员 龙兴)7月12日,株洲科技职业学院中医药非遗产业学院正式挂牌,同时“零学费·7年就业创业陪跑计划”招生正式启动,学院在中医药人才培养领域的发展掀开了崭新的篇章。

产业学院挂牌,传承发展中医药非遗文化

湖南铁航教育发展集团董事长王贵义表示,学院致力于办出特色鲜明的大学,核心在于围绕三大目标培养人才:一是让学生掌握契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真才实学,夯实立足社会的专业根基;二是着力拓宽学生的国际化视野,提升其面向全球的竞争力;三是通过优质教育赋能,让学生未来过上有尊严、有品质的生活。

非遗扶阳罐疗法代表性传承人胡木明在发言时表示,人才是产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此次成立中医药非遗产业学院,开展“零学费”就业创业陪跑计划,为中医药非遗传承搭建了一个全新的平台,将学校的教育资源与企业的实践经验、市场资源有机结合,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人才培养与产业发展链条。企业将做好学生的就业支持与创业护航工作,让学子通过辛勤付出创造价值,与企业共同成长进步。

中医药非遗产业学院的成立,是株洲科技职业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政策的重要举措。学院整合了丰富的中医药非遗资源,联合行业内的权威专家、知名企业,致力于打造一个集教学、科研、实践、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其核心目标在于深度挖掘针灸、正骨、中药炮制等中医药非遗文化,将传统技艺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相融合,培养一批既具备扎实中医药专业知识,还掌握非遗传承技能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为中医药非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随后,与会人员参观了中医康复实训室,实地了解了扶阳罐疗法校企合作实训室建设情况。

“零学费·7年陪跑”,全周期护航学生成长

株洲科技职业学院招就处副处长刘韶介绍了“零”学费7年就业创业陪跑计划。“零学费·7年就业创业陪跑计划”围绕中医康复技术等专业,构建了从理论到实践、从就业到创业的完整培养体系。

培养内容:涵盖中医基础理论、临床实践技能及就业创业指导。学生既能学习中医经典理论知识,又能在非遗传承人的指导下掌握艾灸、推拿、拔罐等传统中医技法,确保所学知识与技能紧密贴合市场需求;“3+3+1”学习形式:即1.5年在学院完成公共课与专业理论学习,1年进入合作企业进行专业实践教学,0.5年企业顶岗实习。学生在合作企业工作满3年,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有意向创业的学子,第7年企业可无偿提供创业启动资金和全程技术扶持,帮助学生实现创业梦想,实现“求学无忧、就业不愁、创业有援”的全周期人才培养目标;“零”学费企业代偿助学贷款:依托国家助学贷款政策,符合条件的学生凭借“录取通知书+生源地助学贷款”即可入学。学生入职合作企业后,连续工作满3年,企业将累计代偿其3年助学贷款(最高不超过学费总额)。

“三定”模式,精准对接人才与产业需求

学院通过“定位招生、定向培养、定岗就业”的“三定”人才培养模式,实现人才与产业需求的精准对接。

定位招生:学院依据中医药非遗产业需求,中医康复技术专业首批计划招生150人(历史类80人、物理类70人),高考分数在280分左右,通过兴趣潜力评估,选拔出有志于非遗传承的学生,确保生源质量契合产业需求;定向培养:学生入学即签订联合培养协议,明确学院、学生和合作企业三方的权利与义务。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企业派遣资深技术人员授课并提供实践指导,保障教学内容贴合企业实际需求;定岗就业:合作企业为学生提供明确的就业岗位,学生毕业后可直接入职,从事中医药非遗传承、中医康复理疗、中医药产品研发等相关工作,实现“入学即入职”的无缝对接,既解决学生就业顾虑,也为企业输送专业人才。

此次举措,是职业教育与中医药非遗产业深度融合的创新实践,既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资源和发展空间,也为中医药非遗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更为职业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推动产业升级提供了可借鉴的范例。未来,株洲科技职业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医药非遗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作者:邓艳红】 【编辑:陈焕明】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