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迎来第一批游客

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工作人员正在给游客朋友介绍一些历史文化背景。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6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朱华)“很荣幸,能够作为第一批游客来逛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也很高兴,家门口又多了一个公园!”伴随着悠扬婉转的《流水》琴音和婀娜多姿的《芒种》舞蹈,今天,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一期迎来了建成后的第一批特殊客人——望城区月亮岛街道桃花井社区居民代表。大家畅游公园、观赏表演、聆听讲座,感受深厚的汉代文化,度过了一个不一样的中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游客们在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拍照。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邹麟 摄

  “这里个巨型浮雕,采用了‘吴芮受封’‘刘发筑台’和‘降国为侯’三个历史故事的塑造,浓缩了汉代长沙国约220年的历史。”在公园管理处主任马代忠的带领下,居民代表沿着桃花岭一路前行,在葱葱郁郁的植被中寻找历史的印记。在汉印步道,居民拾阶而上,触摸着步道两侧展示的40多枚出土汉代长沙国各级职官的印章图案,理解汉代长沙国的社会面貌。“半山处有观景平台,这里视线通达,既可远眺北去的湘江和连绵的山峦,也可观赏出土的汉代木揭文字,平台中央是一副展开的简册,其上用隶变书体记述了汉代长沙国的传奇历史。”

一位游客正在公园里拍照。

  山顶惊现一座巨大的覆斗形土堆,这就是桃花岭汉墓的封土。就是根据这里出土的“长沙王印”及其他文物,判断出这是西汉晚期某代长沙王的陵寝。

居民朋友们正在观看古装舞蹈表演。

  边听边看,居民感慨万千。居住在时代倾城的居民陈作锋为了带孙子2014年从武汉搬过来的,当时还什么都没有,“这几年变化太大了,路修好了,地铁通了,商场多了,家门口的大公园就有三个,关键是望城人不排外,很真诚,生活在这里很幸福!”

几位身着古装的女孩漫步在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里。

  此次“灼灼桃华 赋彩长沙”专场品鉴会由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联合桃花井社区举办。

  参观之前,马代忠为居民举行了一场讲座。从汉代长沙国建立起娓娓道来,向社区居民介绍了汉长沙国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说明了汉代长沙王陵墓群的考古发现和保护情况,展示了桃花岭墓园环境整治一期工程以及整个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设情况。

两位游客认真的观看公园里的陈列。

  据悉,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依托汉代长沙王陵墓群谷山片区而建,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已经探明有12座长沙王(或王后)陵墓遗迹点,将在保护现有生态的前提下构建遗址展示区、考古科普区、创意体验区、综合服务区等功能板块,通过壮观的陵体(群)景象、多样化的遗迹展示、鲜活的动态考古现场、可参互的文化创意体验、丰富的博物馆内涵和优美的生态环境来提升影响力与感召力。其中,桃花岭汉墓属于汉代长沙王陵墓群谷山片区汉墓之一,环境整治一期工程于2019年底基本完成,范围为桃花岭墓园北部区域,也就是今天居民参观的部分。目前,桃花岭区域二期建设工程已启动。

游客朋友带着小孩在长沙王印前拍照。

  当天还举行了“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微信公众号上线仪式,开启了遗址公园的线上服务模式。

【作者:朱华】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汉长沙国考古遗址公园 望城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