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熟了销售莫愁!大家来帮忙眨眼卖出数万斤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在望城区桥驿镇农文旅融合专班的走访清单上,记录着这样一位特殊农户:80后大学生新农人吴艳娥,从广西远嫁湖南,在桥驿镇扎根十余年。今年,她种植的水果玉米喜获丰收,却因销售渠道不畅面临滞销困境……

吴艳娥的烦心事是否得到解决?7月9日,记者前往桥驿镇进行了实地探访。

玉米卖出去了,吴艳娥(左)笑了。 均为受访者供图

“快请坐,尝尝我种的水果玉米。”刚走进吴艳娥家,她就热情地端出一盘煮好的玉米招待客人。记者看到,她家各个角落零散地堆放着一些生玉米。在主人的盛情邀请下,记者尝了一口煮好的玉米,清甜的滋味瞬间在口中弥漫开来。

“这就是水果玉米的特点,鲜嫩又甜,生吃都可以。”吴艳娥笑着解释道。

与吴艳娥一家人及村民交流时,记者了解到,吴艳娥和丈夫都是大学生,原本有机会在城里当老师,最终却都选择回乡种地。在吴艳娥嫁到桥驿镇之前,这里几乎没人种植玉米,不少村民甚至没听过水果玉米这个品种。

“我从小吃玉米长大,孩子们也爱吃。”吴艳娥起初在自家地里试种水果玉米,没过多久,村民们发现她种的玉米格外甜,便开始向她购买。于是从2018年起,她承包了村里一些不适合种植水稻的旱地,开始大规模种植。

吴艳娥告诉记者,她今年种植了100多亩水果玉米。由于气温较高,玉米成熟速度快,到6月底已全部成熟。她到各个小区推销,很多老顾客也主动前来购买。但仅靠回头客零售,终究难以消化如此大的产量,吴艳娥还有几十亩地的玉米未能卖出。“水果玉米一旦成熟,就得赶紧采摘,过了采摘期,玉米变老就不好吃了,最后只能烂在地里。”吴艳娥一家人满脸愁容。

主播们在玉米地旁直播宣传水果玉米。

“农户的难题,就是镇党委要着力解决的民生课题。”走访时得知吴艳娥的困境后,桥驿镇党委立即组织党员下沉到一线,摸清实际情况,拿出切实办法,帮助吴艳娥打通产销对接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发动镇村党员、机关食堂等‘以购代帮’,第一天,镇机关党员干部就订购了300多斤。”桥驿镇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

桥驿镇商会也积极发动企业家购买水果玉米。“吴艳娥这人让人佩服,我们都想帮她一把。”桥驿镇商会副会长、长沙市现代商贸中等职业学校副校长黄睿说。7月2日,在商会的带动下,不少企业家来到吴艳娥的玉米地采购。“就那天,我一下子卖了一万多块钱。”吴艳娥笑着告诉记者。

除了线下的努力,望城区新媒体协会还开展了助农直播,在线上宣传吴艳娥家的水果玉米。“从6月底开始,我们6位主播轮流直播,效果很好,下单购买玉米的人特别多。”桥驿镇农文旅专班干事周旅说。黄睿表示,长沙市现代商贸中等职业学校设有电商专业,该专业的学生也能参与直播助农,为吴艳娥等新农人建立长期的帮扶机制。

据粗略估算,短短几天内,吴艳娥就卖出了4万多斤水果玉米。“今年的水果玉米差不多都卖完了,明年我还接着种。”吴艳娥之前的愁云一扫而空,心里美滋滋的。

【作者:邓艳红】 【编辑:肖彪】
关键词:水果玉米 桥驿镇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