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中整治城镇燃气安全,望城构建“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监管体系 | 记者走基层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以前闻到煤气味就心慌,现在政府给换了新管子、装了安全阀,手机上还能随时查看用气情况,心里踏实多了!”21日,家住望城区白沙洲街道的刘奶奶一边炒菜,一边展示厨房里崭新的燃气设备。

在一个新建的智慧配送站,工作人员正用手机扫描液化气瓶上的二维码,屏幕上立刻跳出气瓶的生产厂家、充装时间、检验记录、运输轨迹等信息。这种动态追溯管理,让每一瓶液化气都有了清晰的“人生轨迹”。

这是记者近日在望城区看到的两个场景。这些安心场景的背后,是望城区今年以来持续推进的燃气管网普查、“带病运行” 专项整治及 “瓶改管” 工程带来的深刻变革。

药监局宿舍小区,今年上半年进行了“瓶改管”。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邓艳红 摄

“瓶改管”改得省心又省钱

“以前扛钢瓶上下楼,膝盖都磨出了老茧;做饭时总盯着阀门看,生怕漏气。现在管道直接通到厨房,专业人员定期上门检查,晚上睡觉都能听见自己的呼噜声了!”8月21日,高塘岭街道药监局宿舍小区的李爹爹拧开燃气灶,蓝色火焰欢快跳动,他笑着说这“瓶改管”真是改到了老百姓的心坎上。

这个建成多年的小区,今年上半年完成“瓶改管”改造后,已有10户居民顺利开通用气。

“安全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望城区城管执法局负责人易涛介绍:“我们制定了 2024—2026年‘瓶改管’三年计划,确保符合条件的小区应改尽改。”数据显示,2024年计划改造的 10个小区已100% 完工,今年铺排的15个小区中10个已通气,其余5个也进入设计或施工阶段,累计惠及居民约600户。

改造不仅带来安全,更传递着政策暖意。高塘岭街道低保户张爹爹算了笔账:“每月能省6立方气钱,够买斤排骨给孙子炖汤了!”针对特殊群体,望城区不仅给予费用补贴,还组织党员志愿者定期上门服务。桥驿镇杨桥村的王爹爹家,党员志愿者每周都会来检查灶具,确保老人用气安全。

小本生意也尝到了甜头。白沙洲街道快餐店老板刘志强翻着台账说:“改了管道后,气费降了三分之一,报装后9天就通气,一天生意没耽误。”目前,望城区已有300多家小微商户享受这种快速报装服务,实现安全与效益双提升。

新建成的智慧配送站。

液化气瓶全程信息“码”上追踪

21日,在望城区一家新建成的智慧配送站,记者看到,每一个液化气瓶上都有一个二维码。“这张二维码就是这个液化气瓶的电子‘身份证’,扫码可全程追踪气瓶信息。”工作人员钟敬告诉记者。记者用手机随手扫了一个气瓶的二维码,气瓶的生产、充装、使用、检验及运输轨迹等全过程信息一目了然。

这样的变化源于望城区推行的“八个统一”改革。全区14个智慧配送站取代了原来散乱的三级站点,135名送气工变身“安全管家”,每一瓶气都拥有电子“身份证”。“从充装到入户,全程可追溯。”

易涛表示,望城区城管执法局严格落实“随瓶安检”,通过采用“一瓶一码一档”,构建了“从源头到终端”的全链条监管体系。实现瓶装液化气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让每一位居民都能用上放心气、安全气。

扫二维码可对气瓶溯源。

在新奥燃气调度中心,巨大的电子屏上实时跳动着全区燃气管道的压力、流量数据。突然,某小区管道压力出现异常波动,系统自动生成抢修工单,20分钟后,身着蓝色工装的抢修人员已携带设备出现在现场—— 这是望城区智慧燃气监管的日常一幕。

“高精度检测车能捕捉到十亿分之一浓度的燃气泄漏。” 技术员小郭操控着检测设备,屏幕上的泄漏点定位精确到米。而在居民端,物联网燃气表让缴费、报修全程线上完成,“就像给燃气表装了大脑,有问题会自动提醒。”

大屏幕上除了能看到管网的实时数据外,还能看到配送人员的行动轨迹。

这种“阳光操作”直接惠及了群众。配送员小李告诉记者:“现在所有流程都在线上走,通过微信长沙液化气手机平台线上预约或者96507电话热线订气,再也不用担心‘吃拿卡要’了。”数据显示,通过实行瓶装液化气全链条改革后燃气相关投诉量同比下降62%。

夕阳西下,药监局宿舍小区李爹爹家的厨房飘出饭菜香。“现在做饭,心里和锅里一样热乎。”这句朴实的话语,或许正是民生工程最生动的注脚。

【作者:邓艳红】 【编辑:刘可馨】
关键词:燃气整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