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金井镇新农人张恒宇:“180天,值!”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刘洋 星沙时报记者 吴杰)初冬的清晨,金井镇还在薄雾中沉睡。梓园山院里,面包窑飘出的麦香,成了唤醒清晨的“第一声号角”。随着张恒宇的身影出现在山坡,上百只河田鸡应声而出,扑棱着翅膀从树林里钻出。

张恒宇正在给河田鸡喂食。均为长沙县金井镇供图

“这可是从福建千里迢迢来的‘金蛋’。”张恒宇笑着捧起一只鸡。去年春天,这个福建汉子带着全部家当来到金井镇,只因看中了这里的好山、好水、好人、好政策。

一只鸡的“精致生活”

走进梓园山院的养殖区,仿佛进入了鸡的“度假村”。河田鸡住的是山坡别墅,吃的是高蛋白虫餐,喝的是山泉水。最特别的是那间恒温养虫房,里面堆满了从本地豆腐厂收来的豆腐渣。

梓园山院建立专门的养虫房,保障河田鸡的优质“口粮”。

“这可是循环农业。”张恒宇抓起一把肥美的“口粮”,“豆腐渣养虫,虫喂鸡,鸡粪肥地。”他坚持每只鸡都要养足180天,比市场上普通鸡多出一倍时间,全程有机喂养,肉质紧实细嫩。

今年春天,金井镇推出“金井公社”项目,旨在整合资源,打造共建共享的发展共同体。张恒宇的河田鸡因为品质过硬,成了首批“入职”的明星产品。

面包窑里烤出致富经

“要不要试试窑烤鸡?现抓现烤!”每个周末,梓园山院都有不少从城里来的游客。两座专业面包窑不仅能烤面包,还能烤出外焦里嫩的特色鸡。

梓园山院的河田鸡纯天然绿色喂养,深受当代消费群体的喜爱。

上周末,长沙的刘女士带着孩子体验了抓鸡、烤鸡的全过程。“孩子第一次知道鸡肉是这样来的。”她笑着说,这比游乐场更有意义。

张恒宇借势开发出全鸡宴、手工蛋黄酥等产品,让小院日均客流突破200人次。更妙的是,他还教村民用传统方法养殖,以高于市场价收购农产品。

共富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日子更有盼头了。”村民李大姐一边包装蛋黄酥一边说。她在梓园山院工作半年,不仅学会了健康养殖技术,每月还能增收3000元。

梓园山院开发了全鸡宴、手工蛋黄酥等特色产品,游客们可以根据自身需求选择不同的体验套餐,享受完整的乡村体验。

夕阳西下,张恒宇站在新规划的鸡舍工地上,眼里闪着光。在金井镇党委政府支持下,这里将新增30个标准化鸡舍,养殖规模扩大到5万只。

“下一步要建阳光书房,和本地茶企合作,让更多人了解饮食文化。”他说。暮色中,最后一炉面包的香气弥漫开来,与鸡鸣声一起,飘向更远的村庄。

这颗来自福建的“金蛋”,正在金井镇孵出一条越来越宽的共富路。

【作者:刘洋 吴杰】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