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管反复失败难题,破解了!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8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尹婷 通讯员 郑伟)10月16日,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院长林戈和郑伟副研究员团队与国内同行合作攻关,在全球顶尖医学期刊《自然—医学》(Nature Medicine)上发表了一项重要研究成果,该研究系统揭示了导致女性反复“试管”(IVF)失败的卵子与早期胚胎质量问题的遗传根源,并为其建立了一套清晰的分类与基因诊断体系。这意味着我国向实现“精准生殖医学”的目标又迈出了关键一步,未来将为更多家庭的生育梦想保驾护航。

在全球范围内,12.6%~17.5%的育龄夫妇正面临不孕症的困扰。尽管“试管婴儿”技术圆了许多家庭的梦想,仍有一部分女性会经历反复助孕失败,常见原因包括卵子不能正常成熟、受精失败或早期胚胎发育停滞。过去,由于病因复杂、分类不清,临床上难以明确诊断,也缺乏有针对性的指导方案。为攻克这一难题,该项目联合山东大学附属生殖医院,共纳入2140名经历反复助孕失败的病友,通过先进的基因分析技术,实现了多项关键突破。

“这项研究首次建立起试管失败原因的清晰分类体系,归纳出6种主要类型,为复杂问题绘制出一张清晰的‘病因地图’。”林戈介绍,基于该体系,试管失败的总体诊断率提升至11.1%。尤其在“空卵泡”和“受精卵完全不分裂”这两类型,诊断率超过了39.4%,为大量以往无法明确病因的患者指明了方向。

据介绍,该研究不仅帮助医生实现更精准的“分型而治”,将整体阳性检出率提升至12.8%~23.1%,从而让患者避免盲目尝试。更关键的是,大量新型诊断标志物的发现,为未来开发精准干预疗法提供了明确的靶点。

作为湘江新区辅助生殖医疗行业的标杆医院,中信湘雅深耕辅助生殖领域20年,构建起“临床-科研-产业”协同发展的创新模式。目前,中信湘雅已累计合作发现20余个反复助孕失败的新致病基因,系统揭示了从受精缺陷、卵裂失败到早期胚胎发育停滞等一系列发育障碍的根源。

【作者:尹婷】 【编辑:尹婷】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