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土作画、AI 添彩……白箬铺镇儿童把家乡画进湖南美术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8日讯(湘江早报全媒体记者 罗杨 通讯员 杨伊)近日,走进湖南美术馆,一幅由36幅山水小品拼成的3.6米巨画令人震撼——颜料竟是孩子们采集自白箬铺镇各处的天然泥土。稚拙笔触勾勒的家乡山水,在玻璃管中静列的泥土标本映衬下,诉说着儿童与土地的深刻联结。这震撼一幕,来自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儿童的艺术创造。
6月28日,“种子派对·童年艺术计划”美育盛宴在湖南美术馆启幕。作为核心参展方,湖南湘江新区白箬铺镇人民政府联合白箬铺镇中心学校、杨伊美育名师工作室、京东方艺云科技精心呈现的《虫洞、泥土与云端》主题展区,以独特的乡村儿童美育实践路径,成为这场美育社会实验中最亮眼的“种子”之一。展览不仅是白箬铺镇儿童友好创新实践的重要里程碑,更书写了科技赋能下乡村美育助力振兴的生动篇章。
步入一楼3号展厅,白箬铺镇孩子们的艺术世界鲜活展开。这里突破了传统美育的边界,依托光明小学省级基础教育成果一等奖的美育课程体系,巧妙融合AI技术与数字画屏,构建起“自然场域×AI工具×儿童艺术”的互动空间,让乡村儿童的美育成长轨迹清晰可见。
电子画屏上,孩子们描绘家乡风物的画作,将白箬铺的青山绿水转化为跃动的数字艺术长廊;白箬铺镇杨伊美育名师工作室“思政+美育”课程实录,生动呈现艺术创作背后的思考与探索;“你是你的艺术家”互动区点燃创意火花,孩子们通过操作电子画屏,借助AI图像算法生成独一无二的艺术印记。
展厅中央,《在天成象,在地成形》树枝艺术装置引人驻足,学生亲手拾掇、打磨、绘制的彩色枯枝悬垂,灯光下投映出斑驳树影,诉说山林的生命回响;一旁的泥土绘画也尽显儿童与土地的联结;展区还呈现了师生共创的《万物生长》,该书以白箬本土美育课程为蓝本,插画由师生携手绘制,入选2025湖南省教育厅智趣新美育必读书目,7月将走进全省中小学课堂,播撒 “白箬经验”。
白箬铺镇党委书记胡宇波在参观展览后表示:“我们将继续深化‘儿童友好型乡镇’建设,让美育的种子在白箬铺的沃土上生根发芽,结出更多促进儿童全面发展、助力乡村文化繁荣的硕果。”
这场泥土与云端共舞的美育之旅,将在湖南美术馆持续向公众开放至7月25日,静候每一位关心乡村未来与儿童成长的朋友前来,共同聆听来自白箬铺镇的童真与创造之声。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