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区:火红西岸 一“麓”前行

相链区块链

  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

  火红西岸 一“麓”前行

  洪虹

  火热七月,晨曦照耀河西大地,炙热的发展图景在曙光中升腾——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厂区投产、综合楼封顶,一辆辆无人驾驶车从这里驶向世界;麓山国际二小、谷山中学、望岳学校改扩建项目均顺利封顶,今年秋季将迎来新生入学;社区、楼宇里,快递外卖小哥有了属于自己的幸福港湾“红色之家”,湘江西岸两新党建示范带逐梦前行;老旧楼道挥别过往、“美丽”升级,小区问题在楼道解决,邻里感情在楼道升温……

  逐梦路上,党建领航。从97年前长沙河西第一个中共地下党支部——古塘湾支部诞生,成为我党革命道路上一股不灭的燎原之火,到如今湘江西岸勇立时代潮头,站在湖南湘江新区与岳麓区区政合一的新起点,山河作证,岁月为名,只有把党建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党建资源转化为发展资源、把党建成果转化为发展成果,才能将湘江新区打造成高质量发展引领区、改革开放新高地、城市建设新标杆、共建共享示范区,绘就激荡人心、雄壮瑰丽的发展诗篇。

  强省会,闯创干。岳麓山下,党旗猎猎,步履铿锵。

党建引领,产业振兴。图为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产业园首台自动驾驶纯电无舱矿卡下线。

  党建聚人才

  人才大区升级人才强区,智慧赋能“强省会”

  墨子说:“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革命年代,无数英才聚集在党的旗帜下,为理想和事业而奋斗,创造了昔日的辉煌。进入新时代,湖南“强省会”,必先强人才。

  从“惟楚有材,于斯为盛”到如今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大河西从来都有着自己的底气:在湖南,没有哪个区域比这里拥有更强大的科教、人才资源,30余万高校师生聚集在此,院士、国内外高端人才、专业人才赋能发展;在湖南,这里叠加了丰富的平台、政策优势,为各类人才创新创业保驾护航。

  一群年轻人在奋斗,一座小镇在崛起。麓山下,西湖畔,前行58小镇聚集了100余家互联网科技、文创文娱、新消费、科教文化等新兴经济企业,5000余名企业员工,平均年龄只有28岁。

  小微企业多、员工年龄小、人员流动性大,如何增强员工特别是年轻人对企业的认同感、归属感?“我们坚持以党建聚合力,发挥党员‘传帮带’作用,创新推出了前行‘领路人’工作举措,让新入职的年轻员工迅速走上岗位、熟悉业务、融入团队。”前行58小镇党委书记钟娟介绍,截至目前,前行科创集团58小镇党委共集结了163名前行“领路人”,带教新员工420余人,累计组织党建、企业文化建设事项活动130余场,参与人数超2000人次,新入职员工转正率高达91%。让党建赋能发展落到实处,2021年,前行58小镇党委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然而,作为实施“强省会”战略主战场,只有从人才大区迈向人才强区,才能为大河西乃至全市、全省的高质量发展提供更为丰沛的人才支撑和智慧动能。

  坚持党管人才,聚焦产业发展,深化区校联动,做优人才生态——今年5月,岳麓区紧扣自身优势、人才需要和现代化新岳麓高质量发展要求,重磅发布“人才强区”实施意见、“三年行动计划”和若干政策,向全球英才发出诚挚邀约。

  这份邀约背后有个小目标:到2025年全区人才总量要突破75万,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数150件左右,研发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5%以上,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45%左右。

  这份邀约推出了如下人才“大礼包”:实施百名青年党政人才“储备行动”,引进100名青年党政人才;实施千名产业创新人才“集聚行动”,新引进、培育长沙市高层次人才200名,新引进十条产业链紧缺急需人才300名,新引进青年产业创新人才500名;实施万名驻区高校人才“共培行动”,常态化、系统化共培10000名驻区高校学生;实施人才发展生态“提质行动”,在十条产业链设立“人才链长”,配备“人才服务联络员”,实现人才诉求一窗受理、人才服务一站供给、人才发展一帮到底,为符合条件的人才提供购房资格绿色通道,三年内新增1000套人才公寓供给。

  加速人才引进,强化对人才的扶持,求贤若渴的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更是举措不断。今年大科城创新打造“人才学社”,面向大学生、创业者、企业家等群体推出“人才巴士”“人才就业帮”“技术经纪团”等八大举措,截至目前已通过人才聚合行动,兑现、争取和发放各类人才资金1.63亿元。

  在党旗的召唤下,越来越多创新创业者心怀“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豪情,锐意进取、逐梦岳麓。

橘子洲头领略伟人风采,传承红色基因。王萍 摄

  党建强服务

  让企业与企业成为伙伴、人与人成为朋友

  岳麓山下的一支组工队伍,以“铁军”之名享誉长沙。继获得全国“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湖南省组织工作先进集体”“湖南省文明单位”等称号后,岳麓区委组织部去年底再度捧回湖南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这一沉甸甸的荣誉。

  大河西市民的幸福生活里,藏着漂亮的党建成绩单。

  “在这里休息很舒服呀!”今年4月,洋湖街道柏宁地王广场快递外卖小哥“红色之家”驿站开放,来自美团的几位小哥成为首批打卡者。数百平方米的空间内,桌椅沙发、冷热茶水、免费充电站、免费Wi-Fi、医疗急救箱、微波炉甚至是“树洞”邮筒、书籍,一应俱全。依托社区、楼宇商圈党群服务中心,截至目前,每天穿行于大街小巷的快递外卖小哥,在岳麓有了24处可让身心歇脚充电的“红色之家”。

  党建引领下,“红色之家”既让快递外卖小哥有了休憩的港湾,还成为了他们积极参与文明创建、志愿服务、小区和谐治理等工作的载体。如今,洋湖街道的“暖阳先锋”、望月湖街道的“平安骑士”均已成为基层治理新生力量。

  “人民满意”的好口碑,不只源于群众,也是企业用脚投票得来的。经过多年的大开发、大建设,正处于发展的黄金期、关键期,湘江西岸站在了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关口,良好的营商环境如“空气”一般不可或缺。

  2022年首个工作日,中国“500强”企业新奥集团旗下的湖南新奥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和新奥能源(湖南)天然气有限公司落户岳麓。岳麓区多个部门积极服务,协助企业选址、帮助企业对接拓展业务、开通绿色通道、指导企业准备资料,一天之内,新奥相关企业工作人员只跑一次即顺利完成了2家公司的商事登记。

  金茂“双子塔”是长沙市知名的亿元楼宇。为更好服务广大党员、服务楼宇企业,天顶街道持续深化“党建聚合力”工程,在“双子塔”打造了楼宇党群服务站,把党建工作延伸至“云端”。

  “街道上门给我们楼宇企业员工开展核酸检测采样,太贴心了,点赞!”今年疫情防控期间,天顶街道特设置楼宇核酸检测专场,协调卫生服务中心进楼宇为企业进行核酸检测。从前期的场地、人员、物资沟通,到现场维持秩序、登记检测,至检测结束后的事项整理,楼宇党群服务站全流程服务,最大限度减少员工密集型楼宇人员流动,保障了企业的正常运营。服务站还同步安排疫苗加强针接种专场进驻楼宇,为员工就近接种新冠疫苗。

  岳麓区共有重点楼宇(含特色小镇、产业孵化园)26栋,其中,税收过亿元楼宇12栋、税收过10亿元楼宇2栋,对每栋重点楼宇区委都安排了一名区级领导担任楼长。在符合条件的楼宇企业成立党组织,通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有效整合人员、场地、资金等资源,将楼宇内行业相同、业务相联的非公企业中的党员组织起来、凝聚起来,让企业与企业成为伙伴、人与人成为朋友,共同发挥作用、助推发展。

  梧桐茂兮,凤凰来栖。近年来,岳麓区连年跻身全国营商环境百强区行列,2021年岳麓新增市场主体3万户,其中企业1.5万家。截至去年末,岳麓全区市场主体总量达15.4万户、企业总量达6.8万家,均居长沙中心城区前列。

随着岳麓区区域化党建工作常态化推进,“大家庭” 成员越来越多。

  党建促发展

  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企业融在产业链

  这个夏天,河西项目建设捷报频传:今年1—5月,岳麓区完成投资154.64亿元,投资完成率56.32%,内五区排名第一;全区88个市重大项目,开复工率100%。

  党建兴,则产业兴;党建强,则经济强。亮眼的数据背后,是岳麓区作为省会人口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的都市新区,对“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解。

  一次又一次大战大考,锤炼了岳麓干部的党性与能力。

  把支部建在发展前沿。去年,岳麓700余名党员干部进项目、进企业、进楼宇,促推落户“三类500强”关联项目15个,达嘉维康实现本土企业上市“零”的突破,岳麓因而获评全省高质量发展和财政管理真抓实干激励。今年来,岳麓街道、桔子洲街道、观沙岭街道积极探索产业链党建融合发展模式,成立两新综合党委,围绕科创研发、金融基金、文创文旅、医药健康等重点产业,把支部建在产业链、党员聚在产业链、企业融在产业链,实现链上良性互动、链上资源共享、链上联动发展。

  把党旗插在大考一线。今年春天,疫情突袭,7000余名党员干部奋战一线,带动志愿者、群众为552平方公里岳麓大地织起一张精准、全面、牢固的疫情防控网。待顺利解封,岳麓区第一时间发布24条举措,拿出近1000万元真金白银为企业纾困解难。6月,全区又针对十条产业链,抽调千名党员干部上门千家企业,推动政策落实、优化联企服务、解决困难问题,进一步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把力量聚在品质建设。在乡村,岳麓区建成市级美丽宜居村庄38个,年收入100万元以上经济强村达24个。在城市,扎实推进建成“美丽楼道”1361个,2021年新增车位、床位、学位、厕位、梯位5.3万个,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8.9万余个,12345热线满意率位居全市前列。

  把党组织建在产业链上、建在商圈楼宇中,更建在如满天星斗的非公企业里。

  去年,在区委两新工委的指导下,德必岳麓山人工智能产业园党委“红动力·WE磁场”精彩亮相,有机整合了政府职能部门和社会服务资源的优势,为园区企业及员工提供包括商税、人才、政策、法律、生活等八大类服务内容的一站式服务。产业园党委还联合周边社区、企业党组织打造“德必红心同盟”平台,开展理论联学、资源联享、活动联办、队伍联建、问题共商等活动,实现园区企业的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目前,岳麓着力扩大两新组织“两个覆盖”,在楼宇、园区、商圈成立了218个党组织。沿着湖南金融中心、岳麓山大学科技城、洋湖等片区,商务楼宇、特色小镇和产业孵化园党群服务中心提质工作稳步推进,一条“湘江西岸两新党建示范带”连点成片,奋力崛起。

  “业务工作推进到哪里,党建就加强到哪里。”面向全新未来,“红色动能”正在岳麓全域加速释放、奔涌,擂响高质量发展的激越鼓点。

作为省会人口规模最大的中心城区、快速发展的都市新区,岳麓区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步履铿锵。除署名外,均为岳麓区委组织部供图

  相关链接

  >>>壮大党建“朋友圈”做强红色“合伙人”


【作者:洪虹】 【编辑:李卓卓】
关键词: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