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堂大社会,这所学校英语教学有点潮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3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舒文 通讯员 李建美 周洁)“双减”背景下,英语该怎么教?23日,一堂新潮的英语课公开课在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举行。课堂上,八年级老师李建美和九年级老师徐明菊将该校资深高级教师黄跃清主持的市级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生·活课堂实践探究”的最新研究成果运用到实际教学中,一举打破了传统教学方式,以生为本,聚焦学生情感、经历、心理,来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生动富有启发的教学引前来听课的老师点赞:“这样的课堂充满生命力,让我耳目一新。”

  黄跃清介绍,过去很长时间英语教学以灌输为主的现象普遍存在,它的本质其实是老师围绕育分转而无视学生情感。“双减”背景下,如何破解这一难题成为他和组员研究的重点。结合多年教学实践,他们提出并实践了“初中英语生·活课堂”全新英语教学方式。“初中英语生·活课堂”是以生活中的问题为抓手,以自己的或他人的经验为手段,以合作探究为前提,以问题的解决及在此过程中形成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一种课堂模式。它聚焦于两生两活:以生活为学习情境,以生长为提升核心素养发展的目标;以学生作为生命有机体活性地学,以老师从多维度活化地教作为达成目标的路径。它是小课堂大社会,大社会小人物的真实写照。


  这一全新课堂模式究竟是怎样的呢?在公开课上,李建美老师给出了答案。整堂课上,她围绕“学生是否应该做家务”这个问题展开,始终以树为始源域,来类比学生。课堂伊始的父母给小树(孩子)浇水(分数),小树只能达到生长所需要的的水,长得瘦小。如同父母只关注孩子的分数和成绩。结尾,她又出示另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通过两棵树的对比,得出不光要取得好成绩,还要学习做家务等,才能像小树一样茁壮成长。在老师徐明菊的公开课上,她列出成功人生的六个要素,让学生选择其中最重要的要素。她将健康比作1,其余要素比作0。如果没有1,后面的0都变得毫无意义。学生通过这个例子直观地感受到了健康的重要性。

  “整堂课以概念隐喻作为认知手段和思维工具,以隐喻开始,以隐喻结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课堂没有局限于课本,而是始终在思维、思辨中推进。”“这是视学生为生命个体的一种对文本的‘嵌入’,而文本的主角就是学生本人了。书本内外、课堂内外早已融为一体!”前来听课的老师纷纷表示。

  黄跃清说,生·活课堂的重要路径就是要以学生们实际生活情景为始源域,通过联想和类比在抽象、枯燥的课本知识这个目标域之间架起理解的桥梁。他希望通过深入“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英语生·活课堂实践探究”,贡献智慧和力量,促进学生更好成长。

【作者:舒文 李建美 周洁】 【编辑:张日】
关键词:湖南师大附中星城实验学校 英语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