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身边的好学校——家长学院带你去探校”② |老名校,新模样,欢迎来崛起中的长沙市六中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岳霞 刘俊
“泱泱湘水生明辉,兑泽屹立江之湄……”青春的歌声,从芙蓉区兑泽街1号校园里飘出,更像是在吟唱一段117年悠久的历史。
走进长沙市六中的校园,总给人时空交错的恍惚——那繁茂的古木和校园一排黑白的历史墙、清癯的院士像,衬托着树下走过的青葱少年和历史墙后接上的浓墨重彩的优秀教师介绍栏。
今日,长沙晚报记者带你去听听这些故事,这些故事是桥梁,让我们更真实地了解校园里的这群教育实践者,让走进校园的新初一家长和新高一家长更透彻理解,往日兑泽校园之辉煌,和今日六中校园之勃发。
【探】2年共增加1500余名学生
2019年,长郡教育集团麓山国际实验学校副校长向雄海调任长沙市第六中学校长,提出“一切为了师生‘美好发展’”的办学理念。学校在继承优良传统的基础上,秉承“公勇诚朴”的校训,以“双轮驱动”实现学校教育个性化、差异化发展,达到“因材施教”的未来学校标准。
“双轮”即将学校的特色化、内涵式发展与智慧教育建设相结合,通过发展性、过程性综合素质评价推进育人方式变革,培养全面而有个性的人才;通过大数据驱动开展精准教学,提升教学效率,为提升教学质量引路。
比如,学校经过多次研讨、总结出来“三阶九步”智慧课堂教学范式,在此之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思维主线”作用得以发挥,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形成了课堂教学新生态,学校教学质量大幅提升。
再比如,长沙市黄敏兰历史名师工作室紧扣“培养名师,引领成长”的工作目标,围绕“新课标、新高考、新教材”,举办各类主题教研活动、精磨研究课和示范课、开设各类讲座等,培养了多名特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实现名师与学员的共同成长。
两年来,六中增加了约1500名学生,学校以青年教师师徒结对,鼓励教师积极参与长郡教育集团、麓山教育共同体的教研教学切磋,开展信息化教学同课异构教研活动等方式,培养了大批青年教师走上名师之路,老师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学生、家长的幸福指数。
【说】丰富的课程,敬业的名师,校园很美好
行走在六中校园里,有兑泽学子孜孜不倦勤奋求学的身影;运动场、舞台、劳动基地等都有他们张扬青春的多彩展示。
六中致力于为学生提供多元化成长空间——开设令德树人课程、和生基础课程、锐思拓展课程、悦行实践课程等;以11个校级“育人方式变革研究项目组”跟踪学科精准施教,深化研究、推动变革教与学的方式,学校形成了课堂教学新生态;组建19个社团,举办各类特色活动……
对学校和学生的责任和爱,让六中有了具有高度执行力和高度奉献精神的名师团队。
2021年5月,长沙市六中作为师德师风建设典型单位,在全市做经验介绍。2020年到2021年的一年间,杨艳平、龚育华老师获得市级“优秀教师”和“九芝优秀班主任”称号;杨雄老师获得长沙市五一劳动奖章;119名教职工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75名教职工获评“月度先锋人物”。身边的榜样就是无声的教科书,感染、带动着教职工团队敬业奉献,昂扬向上。
今年3月20日凌晨2:30,校长向雄海接到芙蓉区教育局防控指挥部紧急通知,要求学校全体师生在20日上午7:00来校进行核酸检测,并在上午10点完成核酸检测工作。向雄海立即车行路上,检测方案不久后出炉,班主任开始各自通知家长,后勤布置场地……整个系统上的每一人都在跟时间赛跑。最后的呈现是7:00参加检测的师生有序排队进入校园进行核酸检测,整个过程有序、快速。
【述】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
“我们要成为的不只是会读书的学生,更是有理想、有信念、有时代使命感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每年的“开学第一课”都是六中“长郡景鹏班”的特色之一,因为这堂课的授课人不是校长、老师,而是历届优秀学长学姐。在分享会上,学长学姐们除了分享自己的学习经验,更是将“脚踏实地中仰望星空,行积跬步又志存高远”的景鹏精神传承给学弟学妹们。
“长郡景鹏班”于2009年设立,是六中因材施教的高层次班级。
作为“长郡景鹏班”的一员,爱电影、会主持、能后期制作的学生王姬霖于鹤,在高二分班之初开展的团队竞赛中展现了自己的全面性。当时他的梦想是成为一名导演,但苦于没有清晰的规划,也找不到实现梦想的路径。在班主任龚育华的指导下,给自己的梦想设立“时间线”和“小目标”,一步一步、脚踏实地地完成。目前,他在今年的艺考中顺利通过北京电影学院的专业考试,离自己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作为六中直升生,G1803班彭华宇去年考出了642分的成长,他也获得了“校长提名奖”,“感谢六中,感谢和蔼良师的教导,感谢知心益友的遇见,感谢六中,陪我走过这段青春的岁月。”
老师和学生,不仅是师生关系,亦是同伴关系、朋友关系。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互相启发,以教促学、以学促教、教学相长、共同进步。老师细心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灵,充分尊重、理解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并充分发掘每一位学生的优点、特长,以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
【评】在这所校园里,他们的生命精彩绽放
高三学生王姬霖于鹤的妈妈牛娃,用了此处可省略一千字的篇幅,点赞了长沙市六中的校风、学风和老师的呕心沥血。
“从我们母子的名字就可以看出我们家非常宽容自由,选择六中,我们完全是尊重了孩子的想法。”妈妈牛娃说,由于家庭成长环境自由,王姬霖于鹤“从小爱好体育,心思宽泛,喜欢搞搞播音,是有生命力的孩子”,“其实我也悄悄咨询了身边一些教育界的朋友,他们都推荐了六中的景鹏班,正好跟孩子的选择一致,所以决定到那里读书,整个过程是愉快而迅速的。”
妈妈牛娃说,整个高中期间,换了两个班主任,“每个班主任孩子都很喜欢,上次成人礼,我在现场捕捉到了一个细节,班主任龚老师,静静地站在后面,以充满爱和欣赏的眼光专注的看着自己班上的孩子,她不过分打扰学生,但是只要学生需要,一扭头就能找到她,这种相互信任的感觉真是太美好了。”妈妈牛娃说作为艺术特长生,王姬霖于鹤已被北京电影学院专业录取,“在这样美好的校园,孩子碰到这么多优秀的老师,能这样美好的成长,真是一件幸运而幸福的事情。”
高二家长高曼容,因为孩子在寄宿,印象最深的就是孩子的宿管老师,“因为宿管老师管理比较严厉,孩子们一般都不喜欢宿管老师,但是我孩子对生活老师很满意,说老师很细心,照顾她们周到温暖。”
而作为家委会成员,高曼容说,她最感动的是亲历的“老师不会放弃任何一个孩子”的教育故事,“作为家长,我觉得无条件的信任老师信任孩子就好,家校合力,肯定会有最好的结果。”
百年兑泽校园,岁月流转,弦歌不绝,刻入基因里的“公勇诚朴”的校训,让先后从校园走出的4万多名毕业生,不管是将军院士还是创新创业领军者,都成为中国力量不可或缺的支撑。
未来,还有更多精彩的故事,在徐徐展开。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