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文化进校园,400 师生“种下”岐黄新苗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7日讯(通讯员 赵津镱 全媒体记者 岳霞) 探索“中医药+学科融合”模式,打造具有湖湘特色的传统文化教育品牌,昨日下午,长沙市一中广雅中学举行“中医药传统文化进校园”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启动仪式。
活动以“传承岐黄薪火,躬耕百草育人”为主题,联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将中医药文化融入劳动教育,旨在通过劳动实践弘扬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与劳动精神。专家学者、家长代表及初一年级400余人共同见证。
学生志愿者为与会嘉宾佩戴亲手制作的中药香囊,以药香传递文化温度;情景朗诵《岐黄少年说》则通过跨越古今的对话,生动诠释中医药文化的深厚底蕴。
校院双方签署《医校联合中医药科普教育基地协议书》,并共同为基地揭牌。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谢勇表示,医校合作共建科普基地,是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举措。医院向学校赠送《青少年中医药文化读本》及药用植物种子,助力课程落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药学部副主任崔姣老师还带来《小小神农尝百草》主题讲座,深入浅出地解析传统文化与现代健康的联结。
仪式后半程移至学校“素雅微农场”,嘉宾们参观同学们种植的薄荷、艾草、金银花、栀子花等中草药,校院负责人携手种下“课程纪念树”,象征文化传承与劳动教育生根发芽。未来,这片农场将成为学生观察自然、践行劳动的开放课堂。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课程以‘文化为魂、劳动为径’,通过识药、种药、制药等实践,让学生在劳动中感悟生命力量,厚植文化自信。”广雅中学校长吴军介绍,本次课程是学校落实“五育融合”的创新探索。通过医校协同、家校联动,构建“识药—种药—制药—用药”全链条学习体系,让中医药文化从书本走向生活,从课堂渗透社区。未来学校将拓展药膳制作、社区义诊等实践活动,真正实现“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强体、以劳育美”的育人目标,培养兼具文化底蕴与实践能力的新时代少年。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