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英语秀”!长沙市实验中学这场比赛,让家乡味道走向世界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4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从家乡特色菜、地方传统美食等多元视角切入,通过vlog记录、探店讲解、动画演绎等创意形式,用流利英语旁白或对话,串联起美食背后的情感故事与文化内涵——近日,长沙市实验中学“舌尖上的长实·寻味时光”英语创意短视频大赛落幕,100余组全英文参赛作品获奖。这些作品以“美食”为核心载体,用国际化视角讲述家乡味道,成为向外国友人推荐长沙乃至全国各地美食的生动名片。
长沙市实验中学高二英语组相关负责人喻代老师介绍,本次大赛紧扣“Food matters”单元教学主题,将英语语言学习与生活实践深度融合,要求以4~6人小组为单位参赛。学子们所有作品均配备中英双语字幕与真人语音,片尾清晰标注成员分工,既强化了英语运用能力,更培养了团队协作意识。
记者在获奖目录里看到,100余组作品题材丰富多元,涵盖动手实践、地方特色、美食探店、寻味之旅四大类别,其中聚焦长沙本土美食的创作尤为亮眼。动手实践类作品中,辣椒炒肉的鲜香、口味虾的麻辣、中秋月饼的香甜,通过学子们的镜头与英文讲解,成为最具烟火气的“长沙味觉说明书”;地方特色类作品里,长沙米粉的嗍粉仪式感、农家土鸡汤的醇厚滋味被细致解读,让这道街头巷尾的寻常美味充满文化张力。不少作品还跳出长沙视角,将江西油丸、武汉“过早”、潮汕卤味乃至土耳其烤肉等美食纳入创作,形成一场跨越地域的“英文美食博览会”。
参赛学子在创作中充分展现创意与巧思,用英语为美食“代言”的同时,更传递出深层文化思考。G2405班尹钦钰同学将咖啡与电影元素结合,用课内所学英语讲述饮品故事,融入中学生成长感悟,更在创作中深入理解咖啡文化与从业者的生活态度。
“食物不仅是酸甜苦辣,更是人间烟火。”G2408班刘欢睿借国庆在常德溪上研学之机,将当地露天烹饪、戏曲表演等元素融入视频,诠释每种美食背后都承载着独特的文化、历史和习俗。品尝家乡菜或节令美食,能让人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和认同,获得心灵上的归属感。
诸多优秀作品凭借深刻情感表达与精巧构思脱颖而出。《长沙米粉和红烧肉》以“轻食”与“硬菜”的味觉对话,勾勒出家的完整记忆——清晨街角的米粉是日常牵挂,节日团圆的红烧肉是深情厚谊,片尾文字更将食物升华为“地域文化脉络与家族情感密码”,引发广泛情感共鸣;《烧烤》聚焦夏夜烟火气,用英语讲述店内与好友共享烤串、户外亲手烤制美食的故事,凸显烧烤联结亲情与友情的独特价值。
“活动成功实现‘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的教学目标。”喻代老师表示,学子们在探寻美食过程中主动观察生活、用英语表达自我,既提升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更点燃了对生活的热爱与文化探索热情。未来,该校将继续开展此类实践活动,搭建更多语言运用与文化表达的平台,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