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桐枝:以自然为师谱写“生”的颂歌

  柯桐枝档案

  1943年生于福建莆田,虽然祖籍福建,但找了个湘妹子为妻,并跟湘妹子来到湖南,成了一个地道的湖南人。1965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艺术系美术专业,师从岭南画派名家宋省予、陈子奋先生。大学毕业后分配在西安工作16年,期间追随版画大家修军研习版画创作。

  柯桐枝几十年笔耕不辍,潜心艺学,不为潮流所动,不为市场所扰。在他热爱的花鸟画世界,他不固步自封,孜孜不倦,执着追求,既承袭传统“攻进去”,又开辟新径“走出来”。

  柯桐枝情怀开阔,汲岭南隽秀、集黄土地粗放、取楚韵湘风不尽芳晖的艺术养分为己用,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构图繁密紧凑、色彩饱满绚丽、线条奔放有力、画面新颖明快、不落俗套;作品大气磅礴,深富时代意识。

  柯桐枝曾任长沙市文联副主席、长沙市美协主席、湖南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湖南省美协理事、湖南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理事。,现为中国艺术研究院艺术创作院研究员、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研究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省花鸟画家协会主席、国防大学书画院副院长、湖南省中国画学会顾问、中国热带雨林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中国美协湖南创作中心副主任、中国道教协会书画院艺术顾问等。

  以下视频为2014年6月,柯桐枝花鸟画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展出时制作,有其个人专访,也有各界专家的精彩点评。(建议在WiFi环境下观看)

  九天花雨——柯桐枝花鸟画作品展(上)>>http://t.cn/RtoR2D8

  九天花雨——柯桐枝花鸟画作品展(下)>>http://t.cn/RtoRyc1

  前言

  画画是他生命的重要内容,也是他生命的重要意义。

  柯桐枝先生以自然为师,向生活学习,把生机盎然的自然景象和欣欣向荣的时代精神,融汇在作品里。他的画源自对自然、对生活的挚爱,使人看了非常激动。在他看来,春天的烂漫、夏天的火热、秋天的丰实,不用充实鲜艳的色彩,不画满、不画繁,就不足以抒己之情怀。他的《火焰情怀》、《春撒雨林》、《灿灿金杯》、《自然丛生》、《版纳风采》、《春动雨林万千媚》、《昨夜春风春雨过》等代表作都是以千姿百态、色彩繁复、生机勃发的花卉作为聚焦的中心,于咫尺画面间营造出热烈的情绪和奔放的境界。他对于多姿多彩的花草世界的高歌赞美,升华了自然之美,令人目之所至,心之所向,给人以乐观向上的精神。

  柯桐枝先生的画,蕴含了他对生活的态度和思考,蕴含了他对自然的理解和崇敬。他用自己淳朴的内心感受自然,亲近着自然界的花花草草,体现物我互融、互解、互爱、互赏的花鸟画观。

  柯桐枝,这位生态美学的先倡者经实践、努力和用丰厚的作品成果,体现了一位艺术家的文化自觉,树立了当今时代的生态美学意识。

  【柯桐枝·家园】

  ——大家点评——

  范迪安 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原中国美术馆当馆长:

  柯桐枝在绘画的语言上形成了工写结合、墨彩兼备、注重造型与笔墨表现有机统一的基调。他后来长期在湖南生活与工作,在文化学养和美学旨趣上又受到湘楚文化的感染,一种重生活、重自然、重生命的文化意识得到进一步强化,他的艺术,正是地域性、时代性和个性有机统一的结晶。

  艺术家不靠概念说话,而靠形象述说胸臆,表达自己的心声。柯桐枝艺术的当代性,正在于他用艺术反映了今日中国社会发展中越来越急切需要倡导、也越来越具备整个社会共识的生态意识、环境意识和家园意识。

  邵大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顾问:

  柯桐枝把色彩看作是构成中国花鸟画最高境界的主要元素,近二十年来,他坚持专注于这方面的探索,努力从传统中走出,确立起自己繁花重彩的大写意花鸟画风格,表现一种蓬蓬勃勃的生机和积极的饱满精神。

  薛永年 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论艺委会主任:

  柯桐枝写意浓彩的花鸟画,总体来看大约有五个特点:第一个是小中见大,生机无限;第二个是计黑当白,饱满充实;第三个是讴歌大美,谱写群芳;第四个特点是大胆用色,瑰丽灿烂;第五个特点是新的笔墨,新的虚实。

  孙克 中国画学会秘书长:

  柯桐枝多年来勤于耕耘,探索创新之途,终于有了自家面目和成就。可贵的是他的作品里,一派元气充盈、吞吐大千,墨彩淋漓,充满活力的精神,可谓既有传统功力又贴近自然,自出机杼而富有新意。

  王鲁湘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柯桐枝走出画室,走进大自然,以目之所击,满怀激情地去描绘自然界万花纷呈的花鸟世界的精神动力和美学召唤。万花纷呈,当然就要有千般颜色。柯桐枝以他火焰情怀的生命情调,继续谱写“生”的颂歌。

  陈白一 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副会长、湖南省省文史馆馆员:

  柯桐枝尝试着用繁密紧凑的构图形式表现今天繁花似锦的大自然,以营造欣欣向荣的时代特色。为此,他遵崇自然又不盲从现实,为了画面需要,他敢于把不同地域、不同季节的花卉巧妙组合到一起,用不同形状、不同色彩的花穿插其间,使画面更富有层次和变化。

  尚辉 《美术》杂志执行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

  柯桐枝择取南国热带亚热带的奇花异木、编织繁密茂盛的构图、厚敷鲜艳瑰丽的色彩,来表达他对于自然田园勃勃生机的感受,他不惜用“艳”、“灿灿”、“欣欣”和“烂漫”等字词来强化这种顽强而绚丽的生命显现。对于花木生态如此执著高华的描绘,这或许就是他对于花鸟画当代意义的某种解读与突破。毕竟,自然生命原生态的宁静与美感,在后现代社会无限度压榨人们精神的过程中已成为一种慰藉与奢求。

  【柯桐枝·创作】

  ——艺术感悟——

  /艺术/本质是创造。在这个意义上讲,画家的定义应是“成熟的绘画功力加鲜明的创作特色”。只有形成鲜明个人艺术特色者,才称得上是家。

  /对于/一位受过美术院校严格训练的人来说,画张画并不难,难的是画出好画。这是画家一辈子探索、追求的目标。

  /色彩/,是今天中国花鸟画的最高境界。

  /全国/有不下60万位花鸟画家,都在想画好画,都在想出新,但这并非人人都做得到。我们要在重视传统的基础上,有着不断创新的观念和执著实践的精神。我们不能涉足古人已成的定法,而要勇于打破所谓“胸有成竹”传统意识。

  我/觉得/画家面对画纸,就应像棋手面对棋盘一样,棋逢对手输赢难料。画画不要怕失败,要随着笔墨韵味及色彩效果,善于随时调整和收拾,这样出来的作品,没有框框,不论形式和技法都会呈现艺术的新意。这叫“画若布弈”。

  /生动/的线条,绘就一幅美的动人的人物画;多变的墨韵,构成群峰山水的隽秀。作为花鸟画,除了笔墨功夫外,敢于用色,擅于用色,便是美之所在了。

  /自然/生活充满着艺术的含蕴,经画家有意识的精炼、统一和筛选,就上升为真正的艺术,而自然生活正是五彩斑斓的,中国花鸟画的内核,美之所在正是色彩。

  崇尚的画家个人修养,是画好画的根本前提和保证。追求作画的境界,首先和最重要的就是追求修养的境界。

  /花鸟/画家要画心中之花,意中之鸟,求艺术精神之美。

  用/自己/明净、宽阔的内心世界去感悟,去亲近自然中的花花鸟鸟,以体现物我互融、互解、互爱、互扬的花鸟自然观。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到视野局限的约束和一花一鸟现象的影响,最终超越客观的审美感受,物我感应达到随意即取,则可高于自然的境界。

  /要使/自己作品不落俗套,拓宽描绘对象是个有效的方面。由于自然观是制约一个画家思想、情感和创作走向的重要因素,因此今天,花鸟画家更应该端正自然观念,走出画室,去文人画风,满怀激情地去描绘自然界万花纷呈的花鸟世界。

  /创作/一幅好的作品,是很难很难的,这是画家各方面修养的集中体现,绝不是所谓“天才画家”所言“经过一个晚上加班就搞出来的”。

  /画画/应始于规矩,但又要超出规矩。

  /写意/花鸟画,要无所谓画面的合理性,但要有所谓画面的趣味性和艺术性。

  /笔墨/当追随时代——要在传统绘画观念与当代文化撞击中反省,要有对社会政治和民族文化的关注,要有对人生的深度理解,然后去实现笔墨的自然与自觉。

  【柯桐枝·部分创作】

  ——艺术作品——

 

  重彩浓韵赋花鸟——柯桐枝的中国画

  ——邵大箴——

  唐代滕潜有“咏凤凰”的诗句云:金井栏边见羽仪,梧桐枝上宿寒枝。柯桐枝的名字似乎有凤凰非梧桐不栖之隐喻,不知画家的父亲当年为他取名时是否根据这个出处,而生于福建莆田、日后成为花鸟画家的柯桐枝,他的作品诚如凤凰之浓艳华彩,色墨瑰丽。

  上世纪60年代, 柯桐枝考入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有幸师从岭南派大家宋省予、陈子奋先生,开始研习撞粉撞水的岭南花鸟画风。没想到时代变幻莫测,柯桐枝毕业后分配至西安一国防军工厂从事报纸编辑及新闻报道的文字工作,画画则成了副业。接下来“文革”开始,花鸟画被视为 “封建糟粕”,于是,柯桐枝又师从版画家修军先生研习版画。对于柯桐枝来说,这一转向倒是“歪打正着”,他有可能继续画画,提高绘画功力和修养。直到1987年,柯桐枝调进长沙市文联,又重新回归自己爱好的本行——国画创作,同时又能把版画艺术融进国画技法。由于对色彩特别偏爱,又敢于大胆尝试,他逐渐创出一条以色为主、以墨为辅的路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重彩浓韵、姹紫嫣红的画风。

  柯桐枝的画之所以有如此斑斓绚丽的色彩,在材质上主要是吸取了敦煌莫高窟的紫色、纯青、石绿的用法,而在艺术感觉上则是从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珍贵花卉得到的启发。在他看来,敦煌莫高窟绘画保持到今天的鲜亮色彩,反映了中华民族对色彩有敏锐的感觉和悠久的传统。莫高窟的艺术给了他不尽的创作资源,他说“我必须把这些色彩用到我的画作当中去。” 初次到云南西双版纳写生,抬头可以看到花,地面上可以踩到花,热带雨林里的花卉蕴藏着无尽艳丽的色彩,也激发了他无穷灵感,随即创作了《雨林风采》、《对对兰,红艳艳》、《山花醉春》、《月是故乡明》、《春洒雨林》等一组20余幅写意花鸟画。柯桐枝把对敦煌莫高窟艺术和云南西双版纳自然花卉中两种颜色的借鉴和吸取运用到恰到好处,色与块的有机组合和交融,尤其是对深蓝、紫蓝和石绿几种特殊颜色的把握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为画面增添了艳丽和浓重的氛围。

  柯桐枝既尊重传统,又敢于在自己的创作中对传统技巧进行了适当的改造,传统文人画留白这种方寸之地显天地之宽阔感,也予人以想象的空间,留白还为了便于题词和题款,通过题款表现自己画作的立意。柯桐枝的画作几乎没有留白,他认为 ,应该只用画面来让观众理解画家的表现意图,让观者自己去理解画家在画什么,以便构建起画家和观者之间的共同语言,达到感情共融。这固然是由于受到西画表现方法的启发,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用重彩作画,难以在构图中沿用留白与落款、题词。柯桐枝用充实鲜艳的色彩,把整个画面画满、画繁,以抒情怀。在柯桐枝的画作中,没有萧瑟的寒冬,只有烂漫的春天、火热的夏天和丰实的秋天。柯桐枝的《满园春色》、《寒塘碧玉香》、《雨林春色》、《醉山花》等代表作,都采用了繁满的布局和构图。通过对东西方的绘画艺术进行认真的比较和研究,他赞赏民族传统的写意精神和技巧,也感叹西方油画艺术用色的高超,他决意让自己的写意花鸟画更加色彩斑斓。用他自己的话说,“作为花鸟画,除了笔墨功夫外,敢于用色,善于用色便是美之所在了。” 他创作的《满园国色》、《清香》、《鸣春》、《暑阴》、《月伴芙蓉》、《金洒人间》等作品,有细致的具象描写,又有泼墨重彩的抽象变异,给人一种大自然的斑斓色彩和生命动感。这些作品无论从背景到前景,从具体物象到设色,布局满密,洋溢着一种传统的审美趣味与现代艺术构成相统一的华美效果。

  “画若布奕”是被柯桐枝反复强调的艺术观念,画家面对画纸,就应象棋手面对棋盘一样,输赢难料,又必须满怀信心,审时度势,争取胜利。他认为写意花鸟画,无所谓画面的合理性,但要有所谓画面的趣味性和艺术性,同时也要一气贯注,笔有气,就是活笔;无气,就是死笔。画家要画出好画,要出新,不能满足古人已成的定法,而要勇于打破所谓“胸有成竹”的传统意识。柯桐枝十分尊重自己的体验,他说“要画心中之花,意中之鸟,求艺术精神之美,用自己明净、宽阔的内心世界去感悟,去亲近自然中的花花鸟鸟,以体现物我互融、互解、互爱、互扬的花鸟自然观。只有这样,才不会受到视野局限的约束和一花一鸟现象的影响,最终超越客观的审美感受,物我感应达到随意即取,高于自然的境界。”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他创作过程中即兴发挥、写心中印象和吐露感情的快感。

  柯桐枝不局限于画梅兰竹菊,他有意避开那些寻常之花,取材很多奇花异草。他近年的一些大幅力作,比如《不尽春光》、《火焰情怀》、《和露临风》,画面都是极艳、极鲜,真可谓色彩斑澜、富丽庄重,又融进版画艺术的一些技法,富有构成感和装饰味。

  柯桐枝把色彩看作是构成中国花鸟画最高境界的主要元素,近二十年来,他坚持专注于这方面的探索,努力从传统中走出,确立起自己繁花重彩的大写意花鸟画风格,表现一种蓬蓬勃勃的生机和积极的饱满精神。这种大幅重彩的写意花鸟画,有现代的视觉效果,也适应了装饰当代宽广建筑空间的需要。从绘画学理和艺术生态多样性的角度看,这种与流行传统花鸟画不同的艺术追求,是一种新的探索,它对丰富当代花鸟画的表现语言会起推动作用,其创新精神可佳,其成果也值得我们重视。

【作者:】 【编辑:曾茜】
关键词:柯桐枝 书画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