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水沉吟 ——致一个世纪的叩问
(湖南 长沙)福生
湘江不是句号
北去的波浪总在子夜
卷成屈子的天问
“九天之际,安放安属?”
沉入青苔龟甲的斑爻
渔父的舟桨划破千年
捞起半部《离骚》
岳麓山在红枫里打坐
霜叶记录着湘水余波的思辨
那个赤脚丈量星火的青年
将“谁主沉浮”的诘问
种进橘子洲头的大地
长成一片燃烧的橘红
洞庭的胸腔一直鼓胀
每只陶罐都封存着
楚巫祝辞与铜官窑火
当雷声滚过云层
罐壁浮现《七问》的刻痕
“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
骨笛以编钟的频率作答
穿草鞋的诗人磨墨时
把《天问》裁成船票
“日遂古之初,谁传道之?”
螺钉般楔入新铸的龙骨
江风翻阅汉简的竹片
每根扎绳都在发芽
我数着潮信
在百年前青年走过的橘林
第九万株橘树的果实里
住着不曾闭合的眼睛
江轮拉响汽笛时
中华民族向宇宙斩浪劈波
未解的天问在北斗里
跳成光年的脉冲
“银河号”超算演绎着
高铁轨道延伸
“圜则九重,孰营度之”
化作穿隧的流星
而青铜编钟始终躬身
保持着叩击的姿势——
白沙洲传来余响
“你为未来带来什么?”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