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 | 从蛤蜊油升级到国际品牌 长沙人护肤品消费不断升级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5日讯(记者 周丛笑 实习生 郑佳凤)俗话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40年前,化妆品曾被视为奢侈品,对富人来说只为爱美丽,对大众来说只是赶时髦,其时几毛钱一盒的蛤蜊油成为了“国民护肤品”;40年后的今天,化妆品从国内品牌用到国际品牌,谁都买得起用得起。对此深有感触的长沙市退休干部王月明昨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化妆品行业的繁荣和旺盛的需求,不仅见证长沙人追求时尚的热潮,更是折射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观念的转变,乃至整个时代的变迁。”

  人物故事

  蛤蜊油成为风靡千家万户的“国民护肤品”

  “我刚进长沙纺织厂工作是上世纪70年代,当时,人们的生活普遍贫困,普通市民基本上只能满足于吃饱穿暖,用护肤品都觉得太奢侈。”王月明说,那时候纺织女工工作要分三班,每天下班后脸上都会积有不少灰尘,那时根本没有洗面奶,把肥皂往脸上擦一擦就完事了。爱美的人,还会去买上7分钱一盒的蛤蜊油或稍贵一点的甘油、雪花膏抹上,这就不错了。

  王月明回忆,当时,在护肤品中最为流行、最为大众化的的确要算蛤蜊油。几乎街上所有的百货店杂货铺都出售蛤蜊油,它价格便宜,实用耐用,深受市民的喜爱,成为了当时风靡千家万户的“国民护肤品”。长沙的冬季湿冷刺骨,一到冬季,手脚会冻得开裂,脸上也会冻出一丝丝的血口子,这时候抹上点蛤蜊油,冻开的口子便会慢慢愈合。

  “后来由于工作的需要,我调到了长沙市总工会任副主席,负责全市女职工委员会的工作。那时我们经常会开展一些培训,唤醒女职工容颜保护自我的意识。蛤蜊油也就成为上世纪70年代长沙女性护肤意识成长的见证与初期的实践品。”王月明回忆。

  蛤蜊油外包装也是绝对的赏心悦目,它视蛤蜊的大小分几个等级,一般有乒乓球大小。平时,人们喜欢放在衣兜里,掏出来相互比较着,看谁的蛤蜊売更大、图案纹路更漂亮。用完了也舍不得扔掉,就拿着它往石块上磨,磨出两个小孔放在嘴边吹,当成一种乐器的享受。蛤蜊油代表着那个年代女人们对美丽的向往和幸福的满足。

  领域变化

  护肤品已成为一种日常消费品

  王月明告诉记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有了普遍的提高,更多的化妆品开始进入市场,步入寻常百姓家。除了蛤蜊油、雪花膏外,我们还用起了家喻户晓的美加净、大宝以及进口产品资生堂、雅诗兰黛等。到现在,蛤蜊油、雪花膏早已消逝在日益繁多的化妆品的潮流中。

  进入新世纪,时尚妆容舞曲从简单到复杂慢慢繁衍,从品牌突变到质的跨越让人耳目一新。护肤品已作为一种日常消费品,周期性重复购买已经成为生活的必需。从国内到国际品牌,化妆品的世界可谓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种类越来越多,功效越来越全,让女人们对它千挑万选、百般依赖。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化妆品市场销售额平均以每年23.8%的速度增长,最高的年份达41%,增长速度远远高于国民经济的平均增长速度,女性庞大的人口基数、经济独立性及消费特点,造就了“她经济”时代护肤品的旺盛消费需求。

  人物感言

  蛤蜊油见证一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

  小小的一盒蛤蜊油虽然已在化妆品市场渐渐隐退,但它见证了一个时代的发展与变迁,亲历了人们物质生活由匮乏到繁荣的过程。在经济发展迅速的今天,人们越来越注重自己的外表,用化妆品不再是为了赶时髦,更多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年轻美丽,既展现个人的精神素养,又体现个人的魅力。

  老物件资料

  蛤蜊油,又名瓦壳油、贝壳油、歪子油,是用天然蛤蜊壳盛的一种全油性护肤用品,具有滋润皮肤,防止干裂的作用。它价廉物美,是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人们普遍使用的护肤品。

【作者:记者 周丛笑 实习生 郑佳凤】 【编辑:谭伟】
关键词:蛤蜊油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