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风物志 | 从黑白电视到4K互联网电视 小屏幕放映大半生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6日讯(记者 王斌 实习生 申潇轶)屏幕是外凸的,有点刮痕,铁皮外壳因为氧化的原因,闪着古铜色的光,按钮还能转动,有咔哒咔哒的响声,红色的外框又带着一点复古的潮流感……在湘雅路一户人家走访时,一台小小的飞跃牌黑白电视在记者面前,无声地诉说着它的故事。

  人物故事

  “这台电视机是在80年左右买的,”市民吴吉安女士告诉记者,“买这台电视的时候我大概30岁吧,两个孩子,大的那个时候才7岁,小的也只有3岁的样子吧,一晃这么多年都过去了。”

  在那个年代,电视机还算是奢侈品,只有少数家庭才能买得起。据吴女士回忆,当时市场上国产电视机品牌主要有金星、飞跃、熊猫、牡丹等,还有不少日系品牌,包括松下、东芝、索尼等。吴女士家的电视机是上海无线电十八厂生产的飞跃牌全半导体黑白电视机,12寸大。

  “当年我们一家住在单位里,电视机买回来之后,不只是我们家,全单位的人都很兴奋。”吴女士告诉记者,那个时候全单位也只有两台电视机。每天晚上吃完饭,大家都搬着板凳出来,坐在院子里看电视,有人还搬出电风扇放在旁边,凉快又热闹。

  “那个时候放的是日本的一个动画,名字似乎叫《台球女将》,有80多集,晚上大家一起看,白天讨论剧情。”吴女士笑着说,“当时大家一起看电视,氛围很好,挺怀念的,来得晚的只能坐最后,可能什么都看不到,但也无所谓,热闹开心就好。”

  后来,吴女士一家人换了新的电视,将这台黑白电视给了家中的老太爷,前段时间整理老太爷的房间的时候,找出了这台黑白电视。一家人都很惊奇,都没有想到这台电视竟然还留着。“我们没敢打开它,不知道它还能不能用,但从外观上,老太爷把这个电视收的很好,我们以前看的时候也挺小心的,现在看着也只是有点旧。”

  领域变化

  1958年,我国第一台黑白电视机诞生。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80年代,黑白电视机作为一种奢侈的家电慢慢进入部分家庭。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市场实现了大规模从黑白电视替换到彩色电视的升级换代。国内彩电出现积压,行业悄然降价。到了1996年,中国彩电业的格局因价格战发生巨变。

  从黑白电视到彩电,从奢侈品变为生活必需品再到极为普通的“家用电器”。改革开放四十年,也是我国电视机奔跑的40年。我国的电视产业从一度依赖于国外技术到自主研发,而后等离子、液晶、OLED、激光、量子等新概念层出不穷。

  如今平板电视占据主流地位,出现包括液晶、等离子、OLED等几大技术类型的电视产品。从黑白到彩色,从“凸面”到“平板”再到“曲面”,从手动拨台到智能遥控,从标清屏显到高清,从2K屏到4K屏到互联网云电视,到我国的电视机步入了又一个“新时代”。

  人物感言

  这么多年,电视机的外貌在变,技术在变,但是陪我看电视的人一直没变,三十年前陪我一起看电视的家人,如今也依然在我身边。看电视看的是节目、剧情,图的是一家人在一起的温馨。但是当时全单位一大群人一起热热闹闹地看电影的日子是一去不复返了,如今这种场景也只能在影视作品里看见了。——吴吉安


【作者:记者 王斌 实习生 申潇轶】 【编辑:谭伟】
关键词:长沙风物志 电视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