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所归依(唐瑞 南雅中学高1604班)
有所归依
唐瑞 南雅中学高1604班
指导老师:谢龙辉
言不出自己来自何方,道不出自己去往何地,脚下似那崎岖的山路,高低不平,陡峭难耐,黑夜的迷茫,是静寂的寻觅,寻那尘泥入土,落雁归南,寻那归属之地。
咱们中国人多信仰“落叶归根”,漂落在外边的人儿,死时也求在故国故乡,死后也求在根脉土地。归依,中国古老的情结,从长江源,到黄河水,所哺乳的人们,唱着关于归去的歌。归依,不总是终点,却是去往心中最深层次的渴望。人渴慕这般,物亦如此,万物循环,一方归依,方有新一轮的开始,如此往复。自然规律适应于大千世界,自然也应用于食品安全问题。
食品安全的问题在我看来,如同一条长链,一环一环紧扣而成,每一节承担着应有的责任。链式结构就像是拼图对口的参差,无论哪一步缺了一点,产生的消极影响将延续下去,且愈来愈大,因此,这条长链上的每一环均不可忽视。
第一链,良品货源的归依。
现在提倡绿色有机蔬菜、精品肉类,良品一步步生产,品质一步步优化,变得更适应消费升级的需求。健康食品发源之地有了保障,为何食品安全问题还会层出不穷?问题或许出在食物从农田到后厨的路上。对此,我认为,相关机构在产品上标注“生产(出产)合格”之外,还应使用“检阅合格”标识。原材料检阅合格后,方能进入食品加工环节。
第二链是让小摊小贩小门店有所归依。
每个人的童年记忆都有小贩的身影。他们在城市生活中位低权轻但不可或缺。无论是南方的一碗粉,还是北方的馒头小粥就咸菜,这样的店面热气腾腾,让人心暖,总是生意爆棚。但在经营许可方面,或者生产条件上,总是缺这少那。他们的几张小桌、一口炒锅,牵系的是一家子的生计。依我之见,可专门设立小贩摊位,合理规划,专业指导,适当优惠,让他们在食品安全可控制的范围内,体面的生活。
第三链是安全普及有所归依。
孩童时期对于食物的认识,只在于香味与卖相。小孩如此,大人何尝不是这样。对于食品的了解,停留在表象,不懂得它们的风险,不知晓怎样分辨安全。因此,政府对食品安全的普及应落到实处。对于孩子,应让他们知道,奶糖香浓至极未必安全。对于忙于学业的青少年,应告诉他们,辣条外层层叠叠的添加剂是何其之多。
第四链,相关政策应有所归依。
《食品安全法》的修订,足见国家对这方面的重视。执法如何严、违法如何究,监管部门要让人们看到最严之法是如何落到实处。
有所归依,让老人放心小酌,不担心假酒夺命;有所归依,让妈妈有信心对待国产奶粉,不会让宝贝发育不良;有所归依,让所有假冒产品销声匿迹……当然,需要归依的远不止这些,食品安全这一环环、一链链只有各就各位、有所归依,才会更牢固、更安全。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