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经开区21个项目入选省级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清单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匡小娟 通讯员 杨书帆 曾诹)日前,湖南省科学技术厅发布《关于2025年度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立项的通知》,长沙经开区天羿领航、三一智能、源品细胞生物、国科微电子等企业承担或参与的21个项目入围,一批掌握关键核心技术的企业加速崛起。

入围项目。 均为园区供图

天羿领航:高性能微机电传感器加速“中国芯”破壁

在光刻机及精密仪器密布的6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上,指甲盖大小的MEMS惯性传感器正在批量下线——这是湖南天羿领航投建的全球首条微半球陀螺生产线。作为国内少数具备“设计—研发—生产—封测—微系统集成”全链条能力的MEMS企业,天羿领航以80%的科研人员占比、60余项专利构筑技术壁垒,推动了高性能MEMS惯性传感器领域的“国产化替代”进程。

其近期应用成果“宽频带微机电加速度传感器及采-算一体化技术”,突破微机电结构设计与ASIC电路协同优化难题,综合性能比肩国际竞品。该技术为大型桥梁、风机铁塔、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装上“智能神经末梢”,通过实时监测结构及设备的健康状态,将事故预防从被动响应升级为主动预警。

天羿领航MEMS高旋陀螺仪。

华惯科技:量子陀螺解锁“导航心”极限

在国防科大科技成果转化的旗帜下,华惯科技已深耕激光陀螺领域二十余年,研制生产的激光陀螺在国内型谱最全、精度最高,创造了多项国内第一,部分性能指标已达世界顶尖水平,解决了自主导航“卡脖子”的技术难题,护航大国重器翱翔天际。

2025年,国防科大作为牵头单位,联合华惯科技申报了湖南省重点研发专项,剑指新一代惯性导航核心器件——“核磁共振陀螺(NMRG)”关键技术的研发,旨在解决量子传感工程化痛点。一旦突破,这颗“量子心脏”将带来颠覆性变革:在保证导航级精度的前提下,会大幅度缩小体积和降低功耗,可为无人机、航天器、自动驾驶车辆提供“永不迷航”的导航能力。

华惯科技产线及激光陀螺惯性导航系统。

强盛动力:混合动力系统点燃“飞行心”革命

当垂直起降飞行器(eVTOL)掀起航空革命,长沙强盛动力以“QSE100高功率密度混合动力系统”给出中国方案。这家2024年新生的企业,凭借团队十年航空动力积淀,直击行业痛点——开发出航空活塞混合动力引擎。

QSE100系统采用创新机电耦合架构,兼具燃油续航与电力驱动的敏捷性,适配垂直起降飞行器对“高推重比、低维护成本”的严苛需求,突破了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大载重下续航里程短技术瓶颈。目前,产品已进入量产前验证阶段,未来可实现年产200台的产能。

强盛动力航空活塞混合电推进系统。

记者了解到,长沙经开区正加速构建“政策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的转化生态:出台《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给予最高500万元支持;深入实施“满天星计划”,新引进大学生创业项目62个,播撒“创新种子”培育“科创森林”;设立科创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推出知识产权强链增效政策,通过高价值专利奖励、质押融资补助、维权援助等组合拳,打通实验室成果走向市场的“最后一公里”。

2024年,长沙经开区高新技术企业同比增长11%,总数达846家;新增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家;实现规工企业研发投入85.6亿元,同比增长27.5%;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15%;新落地博世汽车、麦格米特等19个高能级研发中心,总投资135亿元,为产业升级注入核心动能。“园区将以‘星创荟’创新体系建设为契机,以深入实施‘满天星计划’为突破口,大力强化前沿技术攻关,优化要素流通生态,拓展全球合作纵深,通过‘政产学研用金’六维协同机制,形成“科研—转化—产业”闭环生态。”长沙经开区相关负责人介绍。

【作者:匡小娟】 【编辑:肖彪】
关键词:长沙经开区 研发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