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乡“测产王”折合亩产686.85公斤!双凫铺镇合轩村“双抢”奏响丰收与环保双重奏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张禹 通讯员 段华良)七月流火,骄阳似金。7月16日,记者走进宁乡市双凫铺镇合轩村的田野,只见稻田如铺开的金色绸缎,收割机轰鸣着穿梭其间……这是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双抢”奋战,同时也上演了一首秸秆零焚烧的环保协奏曲。

在宁乡市双凫铺镇合轩村种粮大户潘光跃的承包田里,来自宁乡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在进行测产。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张禹 通讯员 段华良 摄影报道

“去年一亩地打了1200斤稻谷,今年看这势头,1300斤都打不住!”种粮大户潘光跃站在田埂上,黝黑的脸上挂着汗珠,嗓门却亮得像铜锣。他脚边的稻田里,收割机履带碾过的地方,留下湿润的泥土,新割稻秆的清香扑面而来。

潘光跃今年包下了500多亩地,其中双季稻种了400多亩。他告诉记者,以前“双抢”就愁着人手不够,现在全靠机器,一天能收80多亩,比人工快十倍。

与此同时,来自宁乡市农业农村局的农技人员手持定位测量工具,对早稻种植田块进行测量,再通过一系列操作,最新的测产数据出炉——“中安早35,共1.33亩,湿重1091.3公斤,折合亩产686.85公斤!”这个数据堪称今年宁乡早稻“测产王”。

“今年咱们全村种植1400多亩双季稻,现在70%已经进了仓,剩下的30%,这两天就能清场。”合轩村党总支书记任善秋告诉记者,早稻抢收正像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接力赛”。今年,村里把零散土地流转到合作社,再分给5个大户,连片成块集中种植,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效率提了不止一倍。

在宁乡市双凫铺镇合轩村,种粮大户潘光跃正在进行“双抢”。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张禹 通讯员 段华良 摄影报道

早稻连片成块集中种植,从播种到收割全程机械化。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张禹 通讯员 段华良 摄影报道

  收割后的田野上,没有呛人烟雾,只有打碎的秸秆均匀地铺在田里,像给土地盖上了一层绿色的丝光被。记者在村里转了一大圈看到,秸秆禁烧政策已被落实到位。

  “现在秸秆还田,一亩地能省200块化肥钱;如果是集中卖出,还能赚一笔钱。”潘光跃笑着告诉记者,“去年我总收入十一二万,今年照这势头,十七八万跑不了!”

  从“一把火烧光”到“全量资源化”,合轩村的田野上,再也不见浓烟滚滚,只有稻香与草香交织,清风拂过,满是清爽。

  “今年的好收成,让种粮大户们心里更有底了。”任善秋看着新建成的烘干设备,金色的稻谷堆满了仓,环保的种子也扎下了根。他欣慰地告诉记者,土地集约化种植、秸秆零焚烧等举措,不仅提高了产量,还降低了成本,更保护了环境。

【作者:张禹】 【编辑:周意】
关键词:早稻“测产王” 宁乡市双凫铺镇合轩村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