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水警和“蓝天”联手 半分钟救上“落水者”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9日讯(实习生 苏虹 全媒体记者 聂映荣)“落水者”正在江面呼救,情况紧急!水警和蓝天救援队员驾驶救生艇前去救援。临近之时,救生艇围绕“落水者”以O型路线环绕行驶,此时船艇倾斜,使艇上的救援人员距离“落水者”更近。在关键的一瞬间,救援人员一把将“落水者”拉上艇。
暑期是溺水事故高发期,水警、蓝天救援队员经常要对落水者实施救援。7月29日,长沙市公安局治安支队水警大队联合长沙蓝天救援队在湘江开展水域救援演练,并展示了水下机器人、声呐探测器等一系列搜救设备。
演练
“O型救援”半分钟救上“落水者”
下午4时许,在这场救援演练中,一名“落水者”落入水流相对平稳的湘江水域,头部露出水面,正发出呼救声。
水警及蓝天救援队员驾驶救生艇前去救援时,前期直线加速靠近“落水者”,在仅相隔数米处时,救生艇突然按顺时针方向转弯,并围绕“落水者”按O型路线环绕行驶。
此时,船艇在旋转路径及艇身后方发动机重量的作用下,艇身向内侧倾斜,使艇内的救援人员离“落水者”更近。在到达最佳施救距离时,救援人员直接用手一把抓住“落水者”,将其从水中拉出,成功救入艇内,整个过程不到半分钟。这也被他们称为O型救援。
另一位“落水者”掉落在水流湍急的水域中,为防止发生意外,搜救人员不能直接驾艇近距离救援。此时,一名搜救人员用绳子绑住自身,平跳入水,游到“落水者”身前,双手从腋下穿入,抓住“落水者”,并拍一下自己的头盔,船上搜救人员看到该手势后,立刻驾驶救生艇将两者拉至安全区域。
救援人员有时会遇到复杂天气、急流甚至洪水,一旦舟艇倾翻,搜救人员需要快速自救。在演练过程中,搜救人员在舟艇倾翻后,落入水中的4人快速反应并相互合作,其中1人抓住船绳爬到翻过来的艇底上,在其他人的合作下,通过船绳将这艘小型舟艇翻正,4人成功实现自救。
装备
有“爪子”的机器人可潜入水下200米
长沙水警、蓝天救援队员在搜救之时,还会用到哪些鲜为人知的设备?
7月29日,他们展示了部分设备,其中一款是水下声呐探测器,可以探测25米宽的横截面,让救援人员实时看到水下环境,实现大范围搜索。
相关软件可以直观地呈现整个河床水底的地形地貌,为搜救人员快速找到水下目标提供有力保障。当救援人员发现疑似物时,可以再通过另外一种仪器——水下机器人进行精准探索。
“在遇到危险水域或其他危险情况时,水下机器人可以代替搜救人员进行水下探测。”水警介绍,水下机器人带有摄像头、小声呐探测器、灯光及“爪子”,最深可潜入水下200米。如果找到水下目标,搜救人员可以在水面上方通过操控手柄进行操作,让水下机器人通过“爪子”将目标带上水面。
提醒
游泳救生装备是安全保障,也是醒目标识
水警大队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入夏以来。目前,在湘江长沙段等水域,溺水事故仍时有发生。水警大队特发布以下安全提醒:
1.汛期江河水流湍急、水情复杂,易发生意外事件,呼吁市民到游泳馆、水上游乐场中心等有安全保障的场所游泳。
2.下水前必须做好热身运动,高温天气,水陆温差大,游泳者容易发生身体不适或腿抽筋现象。
3.如果在江河中游泳,必须携带救生装备,既是安全保障也是醒目标识。
4.禁止游泳到航道水域,避免发生水上交通事故。
5.饮酒后切勿下河游泳,酒后游泳容易发生溺水意外事故。
6.遇见溺水事件应立即报警,请专业人员救援,切勿盲目下水施救,避免发生衍生事故。
意外落水自救技巧
1.意外落水时,应抓住时机大声呼救,引起他人注意。
2.不要心慌,一定要保持冷静,切记不要用手臂乱扑动。
3.取仰卧位,露出口鼻,用嘴呼吸,等待救援。
4.在水中手脚等部位抽筋时,要保持镇定,拉长抽筋的肌肉,让其伸张、松驰。
5.当救助者出现时,不要惊慌地去抓抱救助者的手、腿、腰部位,一定要听从救助者的指挥,让其带着游上岸。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