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水公司“守门人”变“水耗子”,法院判了!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0日讯(全媒体记者 黄能 通讯员 张思思)明明是供水公司的“守门人”,却成了偷吃水费的“水耗子”,某供水公司员工勾结用水单位篡改数据,致企业损失30余万元。7月10日,湖南高院通报了一起近日审结的职务侵占案。

  2022年下半年至2023年上半年,湖南某县一供水公司营业所的聘用人员欧某与水表计量检定站的聘用人员张某,在与用水单位某两家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汪某和袁某交流的过程中,表示可以帮助这两家公司实现用水“优惠”,并约定“优惠”的水费由用水单位与欧某、张某平分。

  后来,欧某与张某通过调整用水单位入户水表数值和后台系统数据等方式,共计为上述两家公司核减水量6.44万m³,共计侵占供水公司30.14万元。欧某、张某收受上述两家用水单位返还费用10万余元后予以平分。东窗事发后,欧某、张某主动投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罪行,将共同侵占的30.14万元归还给供水公司,获得该公司谅解。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欧某、张某身为公司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其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根据被告人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法院判决:被告人欧某、张某犯职务侵占罪,各判处有期徒刑10个月,缓刑1年,并处罚金人民币10万元。

  法官表示,诚信廉洁是每个劳动者从业的基本准则之一,利用职务之便将公司财物据为己有,这不仅是职业道德问题,更触碰了法律红线。本案暴露出的数据监管漏洞,对企业具有重要警示作用,尤其是供水、电力等民生企业需强化日常监管,筑牢内控防线,通过建立关键操作“全程留痕+异常预警”系统、将常态化廉政教育深度融入岗位职责、严格执行不相容岗位分离制度等措施,从源头上堵塞漏洞,引导员工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有效防范此类犯罪发生,切实维护企业财产安全和市场秩序。

【作者:黄能 张思思】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职务侵占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