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录”|从圭塘河之变看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探索
杨维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展现新作为。”近年来,长沙市、雨花区两级政府深学笃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先后投入85亿元,强力推进圭塘河全流域综合治理。如今,圭塘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由原来的“臭水龙须沟”蜕变成了“城市金凤凰”,成为一条生态河、民生河、经济河,它串联起生态、人文、艺术、运动、商业等多个业态,奏响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交响曲。
坚持着眼大局,提升政治站位
圭塘河治理的成功,得益于长沙坚决扛起污染防治攻坚战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以更高站位、更开阔视野,主动从全省、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维度平衡和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坚持把治水放在推动绿色发展的突出位置,把水生态建设融入高质量发展中。
同时,在生态保护问题上,善于算大账、算长远账、算整体账、算综合账。圭塘河治理过程中,做到了对一些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的企业进行整治,上游跳马镇绿心地区关停各类污染隐患工业企业171家,从源头控制高污染高耗水项目进入;做到了驰而不息,久久为功,一代接着一代干;同时也做到了让高颜值的水生态在优化营商环境、推进产业项目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带来了生态、社会、经济的良性互动,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长沙案例,为城市绿色发展贡献“长沙智慧”。
坚持人民至上,增进民生福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关于圭塘河治理,居民最基本的诉求是让河水恢复清澈,让河流不再又臭又脏。因此,圭塘河不仅要“治”,还要“治好”,还一河清水给老百姓。一方面,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关注民生回应人民诉求,对沿线违章建筑进行拆除,对涉河违法行为采取执法行动;另一方面,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在政府主治、企业参与、社会大众努力下,让圭塘河“容光焕发”。
由此可见,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必须走好新时代党的群众路线,要立足于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让天更蓝、水更清、空气更清新、食品更安全、交通更顺畅、社会更和谐有序。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汇聚民智民力,充分激发绿色发展的内生动力,切实发挥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主人翁作用。
坚持系统观念,把握发展规律
圭塘河之所以能够重新焕发生机,关键就在于它统筹考虑了防洪、供水、灌溉、生态等多种需求,兼顾了左右岸、上下游、地上地下、城市乡村等要素的不同特点,并有机融入绿色发展的要求中来。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坚持系统观念。万事万物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只有用普遍联系的、全面系统的、发展变化的观点观察事物,才能把握事物发展规律”。践行绿色发展的过程中同样要坚持系统观念。这要求政府不能条块化、项目化地去解决水污染、空气污染、环境污染等环境问题,而是要按照生态系统的整体性、系统性及其内在规律,树立整体保护意识,实施综合治理。要将环保、园林、城管、市政、属地街镇等各种要素,整合成有序运行的整体。不但要做好地上工程,还要做好地下“里子”工程,构建好城市公共支撑系统。
坚持可持续增长,加快绿色转型
生态环境保护并非以牺牲经济发展为代价,而是在发展中实现保护,在保护中促进发展。绿色发展既要绿色,也要发展。经济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维度,在用绿色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要能够促进经济可持续增长。
这要求社会各界协同互动,从政府层面上来讲,要会算长远账、整体账,要让良好的生态环境助力招商引资,从而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企业层面上,要大力倡导企业的绿色生产,鼓励企业的绿色创新。消费者层面上,提倡绿色出行、绿色生活、绿色消费,从源头上遏制对高污染产品的需求,进而推进高质量发展。
(作者单位:中共长沙市雨花区委党校)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