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绿色低碳的美丽长株潭都市圈
刘解龙
“我们过去讲既要绿水青山,又要金山银山,实际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来到安吉县余村调研,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
“两山”理念凝聚起保护生态环境、践行绿色发展的广泛共识与行动自觉,引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从理论到实践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重塑美丽中国。长株潭都市圈在湖南高质量发展中具有带动作用和示范效应,应当深入学习贯彻“两山”理念,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事业,打造长株潭都市圈的美丽样板。
全面提升美丽品质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城镇化正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要求“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为主线,以推进城市更新为重要抓手,大力推动城市结构优化、动能转换、品质提升、绿色转型、文脉赓续、治理增效,牢牢守住城市安全底线,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城市现代化新路子”。
这一段话中,“宜居”“美丽”“绿色转型”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目标相契合,在长株潭都市圈提质增效过程中,突出绿色转型和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计。
在“两山”理念提出两年后的2007年,长株潭城市群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奠定了长株潭都市圈生态文明建设的坚实基础,积淀起生态文明建设的独特优势。
推进长株潭都市圈的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在“两型社会”成果的基础上,综合提升美丽品质。美丽品质是一个综合性概念:一是绿心与湘江,是这个都市圈山水根基。绿心的影响力日益提升,发挥生态屏障和生态融通功能,实现生态绿心保值增值,打造具有世界重要影响的城市群生态绿心的目标,正在逐步实现。二是长株潭都市圈作为新质生产力的集中区,长沙的创新谷、株洲的动力谷、湘潭的智造谷,先进制造、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都走在全省前列,既在绿色低碳方向推进了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又以制造业的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提升了长株潭都市圈的含绿量。三是长株潭都市圈联结联通机制日益完善,绿色生活与生态文化也越来越丰富,进而加力提速三市一家人、共建“一座城”。
科学指导都市圈建设
20年来的实践证明,“两山”理念所产生的影响是重大的、深远的和持久的,“两山”理念的理论创新和思想伟力,我们还需要在实践发展中进一步提高领悟能力和落实能力,深度发掘和发挥“两山”理念在推进长株潭都市圈美丽建设中的思想力量。
对于长株潭都市圈的发展来说,既承担着高质量发展的重任,也担当着以自身的“群化力量”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使命。其中,要特别做好“绿心”文章。
拥有“绿心”,是长株潭都市圈区别于其他城市群的重要标志。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考察时指出,“建立生态绿心,是保值增值的,是长株潭和其他城市群的一个重要区别”“湖南保护好生态绿心,50年后,将在全国、全世界都有重要影响”。
50年,需要久久为功、持续发力,如何精心保护和科学利用好长株潭绿心,让这颗心越来越美丽,越来越充满活力,依然会是“十五五”的重要内容。
今年初,生态环境部等11个部门联合印发《美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这是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的具体落实。美丽城市是指符合绿色低碳、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安全健康、智慧高效建设目标要求,聚焦城市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和突出问题,探索以城市为载体的美丽中国建设实践路径的城市。
11个部门联合印发,说明推进美丽城市建设内容的丰富性与责任主体的多样性。如果没有多部门的协同推进,美丽城市建设不仅内容上不会完整,而且推进动力也难以形成全力。《方案》提出了美丽城市建设的五个维度共18项参考指导。这样的美丽城市建设,能够更好地让人民群众在美丽家园中共享自然之美、生命之美、生活之美。
打造“群化美丽”样板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之年。有远见、有特色的高水平规划,要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要求,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更好突出绿色生产力的性质、特点与功能,推动长株潭都市圈高质量发展。
一方面,推动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城市工作的总体要求、重要原则、重点任务”得到有效落实;另一方面,有效激发长株潭都市圈的“群化力量”和“群化效应”,更好成为带动湖南全省发展的强大增长极。要将“绿色”与“美丽”协同起来,坚持探索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良好基础与独特优势,汇聚和增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株潭都市圈力量”,让“两山”理念的思想力量更加强大而持久地全面提升长株潭都市圈的美丽水平。可以预见,长株潭都市圈以“两山”理念为指导,推进“群化美丽”建设,美丽内涵必将更加丰富充盈。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城市工作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排在第一位的任务突出了着力优化现代化城市体系,要着眼于提高城市对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承载能力,发展组团式、网络化的现代化城市群和都市圈。
排在第二位的任务突出了着力建设富有活力的创新城市,要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上不断取得突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十五五’时期,必须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
长株潭都市圈是湖南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第一方阵,从基础和使命上,都应当更好承担起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龙头功能,将各个方面优势融入绿色理念与使命,避免绿心保护与利用的孤立化和片面化,更好展现“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实践典型,打造高品质的“两山”理念的城市群样板,打造城市“群化美丽”典范,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美丽城市群”。
(作者系湖南省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湖南省人大财经工作咨询专家库专家,长沙理工大学教授)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