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这个巨无霸铁拳,攥紧了! | 山水洲城记
众所周知,工程机械是湖南的优势产业,给予湖南这份底气的正是省会长沙这座享誉世界的“中国工程机械之都”。
虽然长沙产业优势突出,但这并不代表工程机械就成了长沙的“自留地”,其他兄弟市州不能“染指”。相反,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还真少不了兄弟们的“撑棚”。
10月20日,橘洲君来到长沙经开区,参加2025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生态协同发展活动,亲眼见证了三大机制落地、五大项目签约、两大平台发布。
长株潭三兄弟携手,工程机械这一湖南的拳头产业,攥得更紧了!

一
长株潭聚势同行,下好“一盘棋”,以更高站位构建协同发展新生态。
在湖南的经济版图,特别是工业领域,工程机械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是湖南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闪亮名片”,也是支撑全省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引擎”。
橘洲君这样说,是有数据支持的。
作为首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之一、被工信部列入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培育池的长沙工程机械产业集群,2024年实现营收2300亿元,连续15年居全国首位,实现出口额316.3亿元,同比增长20.3%。2025年表现依旧强劲,1至8月实现营收1737.7亿元,同比增长14%。
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这是长沙工程机械产业努力的目标。对标国际,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大多经历了“聚点—连线—拓面—成体”四个发展阶段。长沙基本完成了前三阶段,正面临从“拓面”到“成体”的关键一跃。
这一步怎么迈过去?“产业协同”就是关键。
事实上,产业协同一直是长沙工程机械发展的努力方向。在今年1月施行的《长沙市促进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条例》中,就多次提及“协同”,第十六条更提出:“市人民政府应当提高与株洲市、湘潭市等周边城市工程机械产业协同发展水平,协调解决工程机械产业跨区域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为什么要跨区域产业协同?湘潭钢铁就是生动的案例。工程机械都是“钢铁巨兽”,湘钢就是工程机械幕后的“大佬”。它生产的宽厚板、线材、棒材等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领域,更别提碳圆棒材、普低板、高强耐磨板等“定制化产品”都是直接为三一、中联等主机厂配套的。
在长株潭三地,像钢铁与工程机械这样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的案例数不胜数。只有打破行政区划“无形壁垒”、树立“链群思维”,才能让资源要素流动更顺畅、协作更便捷,真正构建起“主机引领、主配协同、区域一体”的共生共赢新生态。
二
长株潭聚势同行,聚焦“高质量”,以更实举措激发产业创新新动能。
橘洲君注意到,这次携手并不是“我把原料卖给你,你生产成零部件卖给他”那么简单。透过协作的现象,橘洲君看到的是“创新”的本质——长株潭要联手走出一条工程机械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的发展道路。
具体而言,一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能力,支持龙头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等开展联合攻关,特别是力争在高端液压件、先进传感器、智能控制系统等关键领域取得新突破。
二是加速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而且是全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全面的升级,如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工程机械产业的融合应用。
三是推动绿色低碳安全发展,聚焦电动、氢能等新能源,探索工程机械再制造的商业模式。
这次落地的三大机制(长株潭工程机械数字化转型联合体、长株潭产业协同发展企业服务平台、“国之重器 使命担当”国家重大工程服务联盟),都与“创新”相关。

比如这次成立的“国之重器 使命担当”国家重大工程服务联盟,就由三一、中联、山河智能、铁建重工、湘钢、株洲天桥起重机等十家企业共同发起。联盟将构建技术协同攻关的联合体,围绕极端工况、智能建造、绿色施工等需求开展联合研发与技术共享;建立重大工程信息共享机制,提前研判装备需求,实现精准研发与产能协同。
此外,五大签约项目(EHA技术在应急装备上的应用、深海装备海缆敷设作业系统、电动化技术在矿山凿岩装备上的应用、无人化技术在工程机械作业场景中的应用、工程机械关键零部件再制造修复材料研制与产业化应用),也是科技感十足。
如深海装备海缆敷设作业系统,就将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填补国内空白,为提升海缆敷设的效率、精度、作业安全以及海上施工能力奠定坚实基础。业内专家评价道:“这是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以场景驱动创新,共建世界级产业集群的有力举措。”
三
长株潭聚势同行,拥抱“大格局”,以更宽视野开拓全球发展新空间。
长沙工程机械产业的影响力早已漂洋过海,远及世界各地。这次长株潭携手,也把“出海”列为关键词。
以工程机械再制造为例,通俗的解释就是把用过的工程机械修复、升级,使之性能恢复甚至超越新品。这是湘潭的重点发展方向——位于岳塘的湘潭中部国际机械园就是湖南重要的工程机械再制造基地,与非洲、东南亚、中亚、中东、南美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出口贸易业务合作,近年出口额以每年50%以上的速度增长。
目前国内工程机械市场保有量已超900万台,二手设备的再制造规模可达千亿级。面对这样一个庞大的蓝海市场,入驻湘潭中部国际机械园的企业如果能再利用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中国(湖南)自贸试验区的平台优势,出海旅途势必将如虎添翼。
这次同日举办的“链动三城,航向全球”长株潭工程机械出海新生态合作活动上,就提供了满满的“干货”,发布了长沙工程机械直播平台、工程机械再制造(二手)设备交易平台。后者将打通二手设备交易市场长期存在的不规范、信息不透明等痛点,通过引入专业的设备评估与认证体系,有效盘活行业存量资源,为交易双方权益提供坚实保障。
“我们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长株潭三城协同发展,破解企业在品牌出海、跨境物流、风险防控、本地化运营中的共性难题,携手构建长株潭工程机械出海新生态。”长沙市制造业发展促进中心负责人告诉橘洲君。
打造世界级工程机械产业集群,是一项需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的系统工程,这离不开长株潭工程机械产业生态协同发展。橘洲君相信,面对这道“必答题”,长株潭同心同向,政企学研携手并肩,一定能交出一张满意的答卷。
记者/尹玮 朱泽寰
编辑/刘丹 校读/欧艳
初审/胡兆红 终审/李辞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