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跑在趋势里|平心而论
沐刃
11月19日《长沙晚报》上刊载的两条新闻,引起笔者的兴趣与注意。
一条是关于蓝思科技转型的,报道提到,“蓝思智能机器人位于浏阳经开区的永安园区18日正式投产,可年产50万台具身智能机器人……”另一条新闻是湖南首家机器人4S店18日在长沙大泽湖·海归小镇开业,“这家机器人4S店不仅销售成熟产品,还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量身定制……在一栋楼即可完成机器人展示、销售、定制、培训、维保等一站式服务。”
读完这两条新闻,一个词从脑袋里跳出来:“趋势”。
毋庸置疑,这两家企业当下的举动或者转型,正是其精准研判并紧跟趋势所带来的机遇之结果。而这些年来,善于抓住趋势并创造奇迹的企业有不少,像曹德旺与福耀玻璃、王传福与比亚迪、雷军与小米,等等。
这个世界上聪明人很多,看得到趋势的人也不少,但是,看到趋势之后,光是坐而论道也许不够,重要的是起而行之,是行动。也许,行动起来会有风险甚至难免失败,但是,不行动应该不会有收获。
最近在读凯文·凯利的《5000天之后的世界》,作者认为,“所有的产业(食品、交通、财富、能源及教育等)都将因科技重塑”“5000天将迎来崭新的巨大平台”,当然,作者也认为,“科技拓宽了选择的范围”。笔者相信,这些他预测的趋势,不管最终是否成为现实,至少启发人们思考,该如何应对变化,如何面向未来。
刚刚出台不久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既是关于未来五年中国经济发展的“路线图”,也从战略层面彰明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与趋势。有媒体细致梳理,“两万余字的《建议》中,‘高质量’出现了25次,‘战略’出现了47次,‘安全’出现了57次。”还有人注意到,“‘流域经济’是《建议》中的新提法”。
笔者甚至认为,11月20日即将在长沙开幕的2025世界计算大会也是在论辩、研判及指明趋势。
趋势来了,能否“御风而行”、因时而变,并勇于自我革新、放弃路径依赖,既考验判断力、执行力与魄力,也才能真正带来变化。一旦趋势明朗,紧紧抓住趋势,把其当作机遇,并以实干“奔跑在趋势里”,或许就能不断创造领先优势,夯实发展态势,最终形成竞争强势。笔者认为,不但对于企业是这样,对于个人是这样,对于城市甚至国家,或许都是这个道理。
>>我要举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