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被“警察”吓得躲进私人影院,准备转账时,辅警和家人来了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聂映荣 通讯员 翟安 实习生 徐甜)长沙的袁女士遭遇冒充公检法诈骗,被假警察骗得把自己关进私人影院包房,并将手机调成飞行模式。接到预警信息的长沙市反电诈中心辅警在无法联系上她的情况下,迅速联系到其丈夫,共同努力找到了她,在她正准备转账至“清查账户”的紧急时刻,及时阻断诈骗。10月12日,袁女士俩夫妇专门给反电诈中心送去锦旗致谢。
警方接到预警,机主却“失联”了
9月20日上午9时15分左右,长沙市反电诈中心正在进行预警劝阻工作的辅警陈旺突然接到一条预警信息,显示一个长沙的号码在与冒充公检法的诈骗分子联系。
陈旺立即拨打了该号码试图劝阻,第一次占线,第二次还是占线,接连拨打五六次之后,显示对方“已关机”……陈旺立即意识到,这位机主袁女士很可能已经受骗了。
事情正如陈旺所料,当天上午,袁女士接到一名“警察”的电话,对方对袁女士的身份信息一清二楚,并声称有人用她的身份信息进行了犯罪活动,涉案金额巨大,袁女士必须配合“调查”才能洗清嫌疑,而且必须对“调查”过程保密,防止他人“干扰”。
在对方的恐吓和指引下,袁女士来到了一家私人影院的包房,连上该私人影院的无线网后,把手机调成了飞行模式,只用对方提供的QQ与对方联系。
她在私人影院被找到时,正要转账
陈旺联系不上袁女士,便立即通过其他方式找到其丈夫莫先生的手机号码,多次拨打后,莫先生终于接电话了。
陈旺向他说明情况,他却发现,自己也联系不上妻子。陈旺判断,这时,袁女士极可能会将自己的银行账户等信息提供给诈骗分子,如果再找不到她,诈骗分子就会得逞。
莫先生前往妻子的工作单位寻找未果,便立即跑到家中,发现妻子中途可能回过家,但并不在家里。
有丰富预警劝阻经验的陈旺,对相关侦查信息进行综合研判后,建议莫先生尽快到家附近的KTV包房或私人影院寻找袁女士,“她很可能被‘洗脑’,躲到这些相对隐蔽的地方去转账了。”
当日上午11时许,莫先生终于在附近一家私人影院的包房内找到了袁女士。此时,她已在诈骗人员提供的网页上填写了银行卡号、支付宝账号等信息,正准备将钱转入对方指定的“清查账户”接受“调查”。幸亏,莫先生在陈旺的帮助下及时赶到,才没有遭受损失。事后,陈旺通过电话向袁女士详细讲解了其中的诈骗套路及防骗知识。
1月至9月,共劝阻资金2.7亿元
10月12日,袁女士俩夫妇专门来到长沙市反电诈中心,将一面写有“指点迷津,巧破骗局,尽职尽责,为民解忧”的锦旗送到陈旺手中。
袁女士还在感谢信提到,陈旺不厌其烦地多次拨打她和她丈夫的电话,最终才成功阻截了这场诈骗,她既要表示感谢,也要表达敬意。
“这面锦旗、这声感谢是我们努力的意义,这是荣誉,更是鞭策。”长沙市反电诈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1月至9月,该中心预警岗位共受理预警指令信息27.1万条,成功阻截预警高危对象25.7万起,劝阻资金2.7亿元。
警方提醒市民,公检法机关不会通过电话、短信、网络等方式办案;公安机关不会通过网络送达通缉令、逮捕令、财产冻结令等法律文书,更不会进行所谓的“资金清算”,也不存在所谓的“清查账户”“安全账户”等。市民如果接到自称公检法人员涉及资金调查的电话,请立即拨打110咨询。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