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有水喝”到“喝好水”,长沙27.2万农村群众受益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广军 通讯员 陈聪)“现在一拧开水龙头就有清泉水,再也不用大老远去挑井水了!”长沙县北山镇石常村李大姐的感慨,道出了村民们的共同心声。记者今天了解到,今年以来,长沙市水利局以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为抓手,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用水难等问题,通过务实举措推动农村供水从“有水喝”向“喝好水”转变,让27.2万农村群众受益。
近年来,对于农村饮水难用水难等问题,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市水利局牵头抓总,发改、财政、生态环境等部门密切配合,组成整治专班,明确责任分工与时间节点。结合长沙农村供水实际,市水利局制定《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聚焦“饮水难、水质差、乱收费、管护弱”四大痛点,细化15类问题清单,实行“一问题一对策、一工程一档案”的台账式管理。通过媒体公告、基层走访等方式,市水利局面向社会公开征集问题线索,公布举报电话。截至6月底,共发现各类问题206个,其中147个涉及水质和管护的问题,已纳入立行立改和限期整改。同时,成立9个工作组,开展为期两周的全市农村供水情况摸底,进一步摸清了农村供水的现状、问题及群众需求。
立行立改、限期整改,全市农村饮水保障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实现“加速度”,通过建立“问题交办—限时整改—回头看”闭环机制,截至7月底,121个问题已完成整改。针对季节性缺水问题,长沙县创新筹资,通过“公益捐步”活动争取100万元,助力春华镇513户居民实现自来水入户;北山镇石常村48天完成自来水入户。浏阳市通过打机井、扩网入户等方式,解决沿溪镇金桔村、洞阳镇砰山村等偏远地区群众用水难题;针对制水工艺简陋问题,永和镇狮子山村单村供水工程引入生物膜净化设备,提升水质达标率;针对供水能力不足问题,社港水厂、小河乡水厂等实施管网改造和扩建工程,新增供水能力6900吨/日,有效缓解供需矛盾;聚焦城郊接合部供水不稳定问题,推进关口街道、荷花街道等区域自来水管网延伸工程,计划今年底前解决1472户村民用水问题。
“到2030年农村自来水保障水平全面提升,基本实现自来水全覆盖。”长沙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农村饮水保障是一场“持久战”,将以专项整治为契机,持续发力破解“水难题”,让清泉润泽千家万户,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水支撑”。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