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襟怀若水——胡六皆书法作品展”在湖南省画院美术馆展出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2月22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 通讯员 刘林)“襟怀若水——胡六皆书法作品展”今起在湖南省画院美术馆展出,展览由湖南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长沙市委宣传部、长沙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湖南省书法家协会、湖南省画院联合主办,长沙市书法家协会、逸点艺术机构共同承办。

今年是胡六皆先生诞辰100周年,长沙市书协特别策划了本次展览,用60余件作品回顾了其一生的书法艺术成果,其中囊括了不同时代的精品力作,向观众详尽地展示了胡六皆先生的书法艺术风格,对研究书法艺术、梳理湖湘文化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的意义。

胡六皆(1920-1997),号寓盦,湖南长沙人。胡六皆一生历经坎坷,却豁达开朗,曾因工致右手伤残,但他凭借惊人的毅力和天赋苦练书法,掌握了左右双手皆能书的能力。他的书风独树一帜、具有隶楷兼备、碑帖相融的特点,是新中国成立后湖南最有成就的书法大家之一。

平实、内敛、拙朴、纯净,这是胡氏书风的整体面貌。胡六皆创造性地用篆隶之笔写楷,笔划间的骨力和静气深厚,去华存朴,藏巧于拙,可谓字如其人,这种极具个性的书风与胡六皆博大旷达、谦诚自在品性的外化。

胡氏生前挚友练霄鹤如此评价胡书,谓其“小字精妙,大书雄浑”。在著名篆刻书法家刘一闻先生看来,胡书那大字小字间所洋溢的几无隔隙的笔调,和由此构成的和谐却又独特的整体艺术风貌,让人从内心折服。在通篇运用上,胡氏书作自有一种雄阔旷健自在独行的艺术特质,亦碑亦帖,楷中带行或行中寓楷的笔体意味,神完气足。

刘一闻认为,胡氏之书的可贵之处,从根本上说来还在于他的亦古亦今的通变本领。他的最见自家风貌的略带生涩的楷书一体,似多从魏书中来又未必全是,由于用笔的高明,通篇中时而显现的,更是一种牡牝相映之姿。著名书法理论家姜寿田认为,胡先生延承碑学之风,受康有为影响,兼容简牍意趣,在湖南书脉上别立一格。湖南书法要开掘现代书脉,胡六皆先生当为代表人物。

胡六皆在书法领域能取得如此成就,与其深厚的学养、才情关系殊深。湖南省文史馆馆员、湖南省楹联家协会顾问胡静怡说:“不熟识胡六皆先生者,只知其书法端庄大气,古意苍茫,而不知其积学殊深,功力殊厚,为诗为联,亦是当行出色。”

胡六皆著有《寓盦诗联辑存》,其中众多对联可谓脍炙人口,如天心阁一楼有联云:“我辈复登临,总难忘四野哀鸿,一城焦土;天公重抖擞,正奋发九州生气,三楚雄风。”情采飞扬。湖南烈士公园有《题民俗村萝架》:“西窗画稿藤萝月;南浦春歌柳絮风。”雅言华藻,古色古香,画意诗情,呼之欲出。其《自挽联》云:“何用衣棺,烧却文章烧却我;饱经忧患,不曾富贵不曾穷。”直抒胸臆,襟怀自证。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2月26日。

【作者:胡兆红】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湖南省画院美术馆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