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沙”诗歌大展反响热烈 读诗、听诗、品诗,诗入人心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尹玮

  草长莺飞的季节,应长沙市委宣传部邀请,刘向东、李琦、王自亮、胡弦、沈苇、孙晓军、茱萸、王黎明、娜夜等一批中国当代诗坛有影响力的诗人,与剧作家韦锦、批评家唐晓渡、作曲家代博、歌唱家么红,自八方而来,沿浏阳河、湘江,进行了长达10天的沉浸式采风,此后,100余首动人心魄的诗歌,1万多行闪耀光芒的诗句在“五一”期间集中亮相。5月1日到4日连续4天,长沙晚报、星辰在线、潇湘诗会丝网以整版专题的形式刊载,辅以H5、诗歌MV、吟诵、自媒体公众号等方式进行二次创作和传播,联合推出“万里长沙”诗歌大展。作为长沙庆祝建党100周年“大江大河交响季 百里画廊百年歌”系列文化行动的主打部分,大展以诗的名义,集中展示屈原以降弦歌不绝的长沙、近代以来上下求索的长沙、革命时期流血牺牲的长沙、新发展阶段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长沙。

相关新闻链接

>>有声H5丨“万里长沙”诗歌大展

>>梁尔源:一次极好的学习机会

>>罗鹿鸣:为湖南诗歌“请进来”开了好头

>>洪佑良:弦外之音——读胡弦组诗《大麓记》有感

  “万里长沙”诗歌大展推出后,反响热烈。大家读诗、听诗、品诗,欣赏诗歌的魅力,体会诗中对长沙自然风光的留恋、对长沙人文历史的追忆、对长沙红色文化的歌颂、对长沙火热生活的赞美,将这份诗意内化为自觉的行动,在今后的学习、工作、生活中砥砺奋进,逐梦前行。

5月4日晚,星沙棠坡路附近某小区内,市民李女士带着孙女在阅读《长沙晚报》“万里长沙”诗歌大展专版。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志伟 摄

  一组《长沙谣》,重振诗歌地位

  “万里长沙”首先在文学界引发了广泛讨论,大家争相转载,积极品评,仔细揣摩。

  湖南省作家协会主席王跃文认为:“这次的采风之作有大气磅礴、雄浑浩荡之美,围绕历史文化、工业、农业、新农村、新城市这条主线,歌颂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歌颂活动在长沙这块土地上的仁人志士和伟大领袖,歌颂‘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奋斗和牺牲精神。”

  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李春龙以“惊世之作”形容“万里长沙”诗歌作品,特别是在诗歌的现代语言、现代形式的运用上,令人耳目一新。他说:“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答儿闲寻遍,在幽闺自怜’,这些文字当然是好得不得了!但如果我们现在还在写这种,你就会觉得奇怪了。我一直认为,美是永恒的,但是它的语言、形式是要与时俱进的。”

  著名词作家邝厚勤对这次活动和诗歌作品给予了十分高的评价。“我每天早上都打开掌上长沙,追着读呢!”

  邝厚勤举例说,5月1日刊登的李琦《长沙谣》,围绕湘江、贾谊故居、湘菜、长沙话、铜官窑、自卑亭,从古到今,包罗万象,既写历史,也写现状,可读性非常强。又比如5月3日刊登的茱萸《长沙春日》,诗人假借时光机之名回到过去,回访贾谊、辛追夫人、杜甫、李商隐、姜夔、蒋梦麟等文化名人在长沙的足迹,以浪漫的笔调诉说了长沙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次活动策划得非常好!诗歌新作品我时刻关注着,说实话,能像‘万里长沙’这样,在短时间内集中推出这么多优秀作品,实在难得一见,令人印象深刻。‘万里长沙’的诗歌作品,基本上代表了当前中国诗歌创作的最高水平。”

  邝厚勤认为,当下诗歌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日渐边缘化,早已不复上世纪80年代的盛况,写诗的人可能比读诗的人还要多。长沙策划的“万里长沙“诗歌大展无疑为诗坛的发展注入了一针强心剂,发出了积极信号,唤起了诗歌文学地位的回归,此举非常值得提倡和肯定。陆游曾以“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盛赞湖南,省会长沙的“万里长沙”诗作说明,此言不虚。

  一曲《浏阳河》,唱响奋斗之声

  诗歌与音乐,是一对孪生姐妹。“万里长沙”诗歌大展在音乐界也引发了强烈反响。

  长沙交响乐团团长王智对刘向东的组诗《长沙星野》印象深刻,他最近常常引用其中的《浏阳河》篇章勉励乐团成员,或曰“浏阳河不能止步,与湘江会合”,或曰“入湘江,入洞庭,入长江,入大海,浏阳河乘着云彩来往”。在王智看来,一方面,长沙交响乐团与浏阳河有着太多的渊源,有着太深的感情,大家读来感同身受,诗歌描绘的正是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另一方面,诗歌蕴含的精、气、神,正与长沙交响乐团力争一流的奋斗目标不谋而合,令人心潮澎湃,斗志昂扬。

  《浏阳河》这支经典歌曲已成为乐团的代表作,常演不衰。每当“浏阳河,弯过了几道弯”的旋律在长沙音乐厅响起时,总能唤起在场观众持久而热烈的掌声。今年4月,长沙交响乐团参与了“大江大河交响季 百里画廊百年歌”之实景音乐交响诗《浏阳河·锦绶堂》的演出录制,从河口到源头,从室内到户外,长沙交响乐团在浏阳河畔演奏《浏阳河》的盛举进一步升级。

  因为这次活动,不少乐团成员第一次来到了浏阳河的源头大围山。正如刘向东诗中所描写的那样,“浏阳河的发端,草尖,树杪,蚂蚁的宫殿,都是不竭的泉源”,长沙交响乐团也在这次锦绶堂之行中收获了艺术创作的源泉。刘洋真理是长沙交响乐团歌剧中心的独唱演员,一首《情醉浏阳河》是她的代表作,这次担任了《浏阳河》女声领唱的重任。“我从小就唱《浏阳河》,唱了不知道多少遍了。这次来到了浏阳河的源头,参观了历史气息浓厚的锦绶堂等红色景点,我对《浏阳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刘洋真理说,她将把更充沛、更真挚、更深刻的感情投入到《浏阳河》中。

  《长沙星野》所歌颂的浏阳河,不仅是一条现实世界客观存在的自然之河,更是一条承载着厚重历史、象征着精神高度的文化之河。“浏阳河不能止步”的诗句激励着长沙交响乐团朝着“要在五年之内成为国内一流的交响乐团,要为湖南百姓创作一流的交响乐作品,要为三湘儿女提供一流的精神文化服务,要为文化强省战略提供一流的文化支撑,要为打造长沙城市特色文化名片提供一流服务”的宗旨和目标不断努力,在王智看来,《长沙星野》正是长沙交响乐团“五个一流”愿景的诗意化表达。

  一篇《大麓记》,紧随时代步伐

  “万里长沙”诗歌大展的很多作品涉及长沙的各大旅游景区,新鲜出炉的诗歌大作令广大旅游工作者如获至宝。

  岳麓山是此次采风的重要一站。诗人王自亮坦言,岳麓书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令他早就想来书院参观。此次书院之行,他是带着朝圣般的心情来的。果然不虚此行。他不仅领略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更深刻理解了“岳麓书院是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策源地”,“‘实事求是’四字高悬”被他郑重其事地写入了《长沙,五个协奏曲》。像这样的例子,在《大麓记》等诗歌作品中还有很多。

  岳麓书院、爱晚亭、自卑亭、赫曦台……眼见这些熟悉的名字被写入了诗中,谢宇虹感慨万千,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陪伴她近30载、令她魂牵梦萦的岳麓山。去年底退休前,谢宇虹是麓山景区管理处党建办主任,转岗前曾是一名从业11年的专职讲解员,见证了长沙旅游业发展和麓山景区的蝶变。

  “我是1993年入职的。在我记忆中,这么多著名诗人、剧作家、批评家来岳麓山集体采风创作,近年来还是比较少见的。这次市委宣传部邀请他们来,留下这么多精彩的作品,对景区职工而言是件振奋人心的大喜事,就连我这样的退休职工,听说后都感到十分光荣。”谢宇虹告诉记者,岳麓山历史上就是文人墨客观景吟咏的佳地。它之所以能有今天这么大的名气,这些文化名人着实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正是因为这层历史关系,麓山景区一贯注重挖掘各大景点背后的诗文资源。有关岳麓山的讲解词,正是在谢宇虹这一代讲解员的手上逐步整理出来的。她告诉记者,岳麓山的讲解词有着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不仅从古代诗文,也不断从当代的优秀文艺作品中汲取营养,丰富解说。“万里长沙”的这些诗歌作品,对景区而言是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不仅能提升景区文化品位,更能通过文艺作品赋予景区时代精神,值得大家好好学习,用心品味。


【作者:全媒体记者 尹玮】 【编辑:谭伟】
关键词:万里长沙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