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上秦风汉韵飞动 “书形物语——陈松长、朱永灵书法艺术双个展” 湘博开展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3日讯(全媒体记者 任波 通讯员 李叶)纸上秦风汉韵飞动,“书形物语——陈松长、朱永灵书法艺术双个展”13日下午在湖南省博物馆开幕。

       本次展览共展出陈松长、朱永灵先生的个人创作及收藏等展品100余件套,分“书斋墨迹”“致敬经典”“金石书语”“笔墨生活”四个部分,呈现艺术家们和策展人的思想和情趣。其展品既有研习经典的尺牍、手卷、斗方等,更有文气满满的扇面、立轴、对联,还有金石题跋和将笔墨融入生活的紫砂、陶瓷、家具上的书法创作,富有学理和生活情趣。

  书法对陈松长、朱永灵两位先生来说有着完全不同的意义。书法是陈松长学术工作的外延,于朱永灵则聚集了个人的性情生活。陈松长先生是一位学者,他在上世纪90年代编著的《马王堆帛书艺术》一书广受书界关注。他在长年从事简帛文献整理研究的同时,偶涉书法,尤习章草,特别是对简帛书法的研创,颇有个人的见解和面目。朱永灵先生则是一位专业书家,他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在中国美术馆办个人书法大展,其书法取法秦汉简帛和摩崖碑刻,且融当代艺术的表现手法于一体,独具特色,特别是他将书法艺术融入日常生活之中,还原书法的日常情态,饶有新意。

  值得一提的是,两位艺术家的联合书法艺术展览既是学者与书家的合作,也是学术与书法的融合,其展示也不同于一般的书法展览。在展览设计上,针对以“书形物语”为主题的内涵与形态,既有书房造景,又有厅内有厅的连环设计。同时,注重在同一空间体现两位书法艺术家的相通性,展览以陈松长尺牍、拓片题跋、手卷、扇面等书法作品为内在区域,再延展到朱永灵的对联、立轴、折扇、手卷等及相关器物的外在陈设,既形成了由内向外的相对独立,又有相互并置、吸附的视觉间隔。这种交织空间的视觉场域,通过他们书法艺术之间的关联,产生了一种互为图像的变幻,意味着他们的创作实践始终处于“无边”和“游移”的探索过程,拓展了他们自我表达的能量与容量,抑或还有构建着他们纯粹而精确的视觉风格与样式的不同标识。

    本次展览涉及朱永灵近年的书法作品52件,其中,既有他创作的对联、立轴、折扇、手卷等,还有他的书法与紫砂壶、陶器、家具及相关器物结合的陈设。他的书法创作注重传统诗意与现实处境的内在联系,并在这一传统与当代的依存关系里,尤其是新作,有意打乱了传统书法字体结构的次序,在有形与无形、虚与实的碎片化图像中,进行了一系列视觉张力的设置。这种张力不仅体现了他对传统书法的演绎,也是他由书法向多媒介方式不断实验的居间过程,形成了他个人对现实生存实在属性的多维感触。同时,他通过生活中发现与书法相关的景物,寻求着一种书法艺术介入日常生活的有效途径,或许还有着灵魂出窍般的心理踪迹。

       本次展览由湖南省博物馆、岳麓书院主办,知名独立策展人冯博一、陆新策划。湖南省文物局、岳麓书院等机关单位相关负责人以及湖南省博物馆理事、媒体代表等应邀出席展览开幕式。陈松长向湖南省博物馆捐赠3件代表性作品:《明砚精拓题跋》《临马王堆帛书长卷》《满庭芳永遇乐圈椅》;朱永灵向湖南省博物馆捐赠对联两幅、折扇一把、紫砂壶一把、大画案一件。湖南省博物馆党委副书记、副馆长陈叙良接受捐赠,并向两位艺术家分别颁发湖南省博物馆收藏证书。清华大学教授刘绍刚、原《收藏家》杂志主编唐吟方、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吴敢三位专家学者就两位艺术家的创作风格展开对话与交流。  


艺术家简介

       陈松长,1957年生,湖南新化人,原湖南省博物馆副馆长、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副院长,现任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导、岳麓学者,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西泠印社社员,湖南大学简帛文献研究中心和湖南大学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研究中心主任,香港大学饶宗颐学术馆兼职教授。兼任中国秦汉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古文字学会理事和《简帛研究》《简帛》《简牍学研究》《出土文献》学术杂志编委。长期致力于简帛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已出版《马王堆帛书艺术》《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藏简牍》《马王堆简帛文字编》《湖南古代玺印》《中国简帛书法艺术编年与研究》,主编《岳麓书院藏秦简(壹—陆)》等学术著作20余种,在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

       朱永灵,1964年生,江苏张家港人,1992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委员。作品曾被中国美术馆、湖南省博物馆、山东省博物馆、南通博物院、韩国庆北大学博物馆、蒲华美术馆等机构收藏。出版有《朱永灵书法艺术》《谭以文朱永灵书画作品集》。曾参加江苏省第一届青年书法展、中韩第二届青年书法家交流展、现代吴越水墨四人展等。曾获苏州建城2500周年青年美术展览会获一等奖、海峡杯中华书法大赛获成人组二等奖、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获优秀奖。

【作者:任波】 【编辑:肖彪】
关键词:书法 湖南省博物馆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