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府县官员名录铭文砖从赣州“回家”了

相链区块链

铭文砖赠送仪式。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5日讯(通讯员 陈一诗 肖婷 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5日,“寻迹千年 宋城拓影”赣州城墙铭文砖与拓片展在长沙图书馆四楼展厅启幕,标志着“赣州宋城文化中国行”长沙站系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本次活动由赣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长沙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联合主办,通过城墙铭文砖、拓片等载体,为长沙市民呈现赣州作为“江南宋城”的深厚历史底蕴与文化精髓。

  赣长共启宋城记忆

  上午,赣州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向长沙市图书馆捐赠了珍贵的拓片长卷与明代长沙府长沙县城墙铭文砖。

  尤为珍贵的是这块铭文砖,其上清晰地刻录着明代长沙府及长沙县负责城工事务的官员姓名与职务“长沙府提调官经历高耀司吏杨原善、长沙县提调官典史张斌典史胡贇”,成为明代地方筑城制度与城市管理鲜活的实物见证。长沙市图书馆馆长王自洋向江南宋城文化研究院回赠《文脉长沙》《致敬岳麓山》系列丛书。随后,两地社科联领导共同拉开象征文化传承的卷轴,宣布活动正式启动。嘉宾合影后步入展厅,开启“寻迹千年”之旅。本次展览精心呈现110块展板,聚焦“寻迹千年 宋城拓影”主题,三大篇章徐徐展开。展品囊括90幅精美砖拓、2幅古舆图及66块铭文城砖实物,其中36块为宋代原砖。这些方寸之间的砖石,尤其是那块定格了明代长沙府县官员名录的铭文砖,共同承载着跨越千年的筑城史与深沉的家国故事。

  新书解读城墙春秋

  四楼多媒体厅内,《赣川望郡——赣州城墙历史与铭文城砖研究》书籍分享会同步举行。中国明史学会会员、赣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雪超副教授,为读者深入剖析赣州城墙。他以宏阔视野还原城墙营建历程,更聚焦城砖铭文这一微观密码,解码砖石背后的家国情怀、民生百态与历史兴衰,引领听众“以砖窥史”,感悟忠义精神。

书籍分享会。均为长图 供图

  与此同时,四楼展览区化身非遗工坊。客家传拓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赖婷现场指导市民体验传拓技艺。参与者亲手制作拓片,在墨香与纸韵中,直观感受传统技艺魅力。一位小朋友看着自己亲手拓印出的城墙砖纹路,兴奋地说:“哇!我感觉自己摸到了历史!”大家仿佛与千年城墙砖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随后举行的图书互赠仪式上,赣州市图书馆副馆长刘俊向长沙市图书馆赠送了一批反映赣南客家文化风貌的重要文献;长沙市图书馆馆长王自洋则回赠了精选的展现湖湘文化精髓与长沙地方特色的图书。这些书籍如同跨越山水的文化信使,将充实两馆馆藏,服务两地读者,赓续历史文脉。

  本次“赣州宋城文化中国行”长沙站活动将持续展出赣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为长沙市民搭建了解江西宋城文化的桥梁。展览将持续至9月5日,市民可前往长沙图书馆四楼展厅免费观展,沉浸式感受穿越千年的宋城风华。

【作者:宁莎鸥】 【编辑:刘天乐】
关键词:长沙图书馆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