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绘唐韵、蜡染T台秀……湖南美术馆“种子派对”活动火辣开展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4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 实习生 肖惠馨 黄自强)7月13日,湖南美术馆内热闹非凡,“种子派对·童年艺术计划工作坊”两场别开生面的亲子艺术活动——“纸建筑·建造子宫”与“诗画共生·童绘唐韵”同步开展,吸引众多家庭参与,为孩子们暑期生活增添了一抹艺术色彩。
记者在“纸建筑·建造子宫”活动现场看到,陈宏老师以独特视角开启生命教育。她以“蛋壳”为引,阐释生命成长与“保护空间”的关联,借视频让孩子们直观了解胎儿在母体子宫的发育历程。互动体验环节,孩子们在毛巾包裹下,模拟感受子宫环境,进而领会生命孕育的奇妙与珍贵。
其后,陈宏老师示范卷纸、构建空间技巧,带着孩子们用胶带连接卷纸,固定在纸板上,再上色、喷绘,亲手造“纸建筑子宫”。在动手过程里,空间构造逻辑和生命守护意义,不知不觉就刻入孩子心里。现场一家长告诉记者:“这样的活动既能让孩子在动手中体验美,又加深了孩子对生命的认知。”
现场另一旁的“诗画共生·童绘唐韵”活动也在如火如荼开展,王老师以唐诗为媒,讲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等关于莲花的诗句,结合莲花图剖析其结构,引导孩子们感受古典诗意与绘画之美。随后,孩子们在团扇上自由创作,以画笔诠释对莲花的想象,让诗韵与童趣在扇面交融。
此前一天,长沙市实验中学师生在湖南美术馆带来了“非遗蜡染的多重打开方式”活动,以动态展演、工坊体验串联古今,解锁传统文化新玩法。
活动现场,街舞社的少年们身着蜡染T恤跃入舞台。动感鼓点里,青春舞步与蓝白纹样相映成趣,古老蜡染在潮流律动中褪去“距离感”。舞者旋转间,布料上的传统图案仿佛被注入生命力,随着节奏跳跃,点燃现场氛围,让在场观众感受非遗与现代的奇妙共鸣。
街舞表演甫一落幕,T台聚光灯亮起,33位身着蜡染服饰的学生依次登场。孩子们活泼自信,步伐灵动,身上的服装分两大系列呈现:传统旧衣改造款在原有布料基础上融入蜡染元素,现代审美款则将非遗工艺与日常服饰款式结合,涵盖衬衫、连衣裙等多种类型。服饰上的蜡染图案丰富多样,包含天坛、爱晚亭等建筑系列,猛虎、兰草等动植物系列,均由蜡刀精细勾勒而成,并非简单装饰。据何方蓉老师介绍,这些作品创作灵感源自央视春晚歌曲《栋梁》,以中国古建筑为核心元素,希望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像这些建筑一样秉持正直善良,长成国之栋梁。
T台的热闹尚未散尽,非遗工坊已飘来蜡液的清香。何方蓉老师拿起工具,从蜡染的起源故事讲起,细说蓝靛染料的独特、蜡刀勾勒的诀窍。随后,8位“小导师”分组指导参与者体验蜡染。
“孩子们的大方自信和服饰上的精致图案太令人震撼了,技术虽是传统的,但图案却十分精细。”现场家长陈女士说。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