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山青年戏剧季吸引25万观众,湖南戏曲进校园启动三年计划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肖舞)生活有趣,青年有戏。16日,历时51天、举办500余场演出的2025岳麓山青年戏剧季在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闭幕。本届戏剧季覆盖25个剧场,吸引超25万观众,好评率达95%。活动现场同步启动“湖南戏曲进校园”三年计划,标志着长沙戏剧生态迈向新阶段。

51天创纪录演出:500余场演出吸引25万观众,95%好评率

当日,寒风掠过岳麓山树木的枝头,湖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内的灯光渐次收束,2025岳麓山青年戏剧季暨小剧场PK秀在掌声中闭幕,有人久久不愿离去。

活动现场。

据悉,自9月27日启幕以来,本届戏剧季以“生活有趣·青年有戏”为主题,设置开闭幕式、青年竞演、小剧场PK秀、特邀展演(全城百戏)和“戏剧也City”五大板块,覆盖长沙25个剧场,举办演出500余场,累计观演人次超过25万,平均上座率达80%,票房累计超3550万元,好评率高达95%。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岳麓山青年戏剧季”话题持续发酵,评论区被观众的热情与思考刷屏。不少网友留言称,今年的舞台设计“更大胆、更年轻”,半包围式舞台、相声与戏曲的跨界融合“让人眼前一亮”;也有人提到“长沙的戏剧氛围真在变”,“戏剧巴士、快闪演出让戏剧走进了生活”。

72个剧团281部作品竞演:12强角逐,3部佳作脱颖而出

作为戏剧季的重要板块,青年竞演活动影响力辐射全国,吸引了来自26个省份、41所高校的青年创作者参与,其中包括7所“985”高校和22所艺术院校。活动共计招募72个青年剧团,收到281部原创投稿作品。经过5位业内导师的严格评审与多轮遴选,最终12部优秀作品入围决赛,3部作品脱颖而出,分别获得年度最佳剧目、最佳导演、最佳编剧等奖项。

颁奖环节。

王珮瑜、张力刚、袁鸿、汉坤、占苗五位业内大咖组成评审团,从剧本内核、制作呈现、市场潜力等维度专业打分。经过评审团专业考量与大众评审校验,本届竞演最终揭晓四大奖项:“最佳导演”《帕西卡的眼泪》薛嘉琪、“最佳编剧”《奥菲莉亚死于一场谋杀》刘羽馨、“最佳演员”《保鲜膜里的男人》刘芸涛;最佳剧目三强:《奥菲莉亚死于一场谋杀》《帕西卡的眼泪》《外人》。闭幕式现场颁发了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演员和最佳剧目等奖项,青年创作者代表登台领奖,掌声经久不息。

戏曲进校园启动:三年计划、五大行动构建美育新体系

活动现场,省文旅厅同步发布湖南省“湖南戏曲进校园”系列活动,未来三年,五大行动,面向省内高校推出《湖湘经典艺术赏析》系列讲座和选修课程,构成“名家课堂、剧目观摩、社团孵化、应用实践”四位一体的艺术普及模式。著名京剧演员、余派传人、上海京剧院一级演员王珮瑜受聘为“湖南戏曲进校园推广大使”。

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受聘为“湖南戏曲进校园推广大使”。

湖南师范大学美育发展与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吴修林在致辞中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推动传统戏曲艺术系统融入中小学美育课程,探索“以戏育人、以美润心”的教育路径。现场举行了院团与高校的合作签约仪式,推进校团协同育人。

戏剧之城长沙:从麓山出发,让世界看见

在随后的“大师对谈”环节,著名京剧演员王珮瑜、中国民营演出协会副主席张力刚、著名戏剧制作人袁鸿、上海一台好戏创始人汉坤以“戏剧在长沙——从麓山出发,让世界看见”为主题展开交流。嘉宾们围绕青年戏剧创新、城市戏剧生态、传统艺术传承等话题深入探讨,认为长沙在“小剧场”计划的推进中形成了鲜明的城市戏剧气质,为青年艺术家提供了良好的创作土壤。

“大师对谈”环节。

“长沙的戏剧,不只在剧场,更在街头、在生活。”袁鸿说。近年来,长沙通过“戏剧巴士”“戏剧嘉年华”等创新形式,让艺术融入城市肌理,真正实现了“全民共享”的文化体验。

闭幕后,梅溪湖、洋湖、橘子洲等地的“戏剧嘉年华”依旧热闹非凡。青年演员以NPC互动、戏剧巡游、音乐演出等形式与市民近距离交流,让艺术从舞台延伸到城市每个角落。这场从剧场出发的文化行动,吸引了超25万人次观众、200多万市民游客参与,带动文化消费增长与城市活力提升,也让湖南在全国青年艺术版图上写下鲜明坐标。从第一届十几个大学生剧团的尝试,到如今横跨秋冬、覆盖全城的艺术盛会,岳麓山青年戏剧季已成为长沙最具代表性的青年文化品牌之一,也成为湖南培育青年文艺力量、打造文化新高地的重要舞台。

活动吸引众多年轻观众参加。 均为通讯员供图

省文旅厅与长沙市提出实施“100个小剧场计划”,以三年行动推动优质演艺空间下沉社区、融入街区生活,让市民在家门口感受戏剧之美。长沙提出“城市即舞台”的理念,湘江新区率先将这一理念落地为实践样本,通过公共空间改造、青年创作者扶持、院校与院团协同,逐步形成“文化生产—人才培养—市场转化—市民共享”的全链条生态。正如戏剧季手册扉页上所写的:“爱自己心中的艺术,而不是爱艺术中的自己。”这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箴言,如今成为长沙青年戏剧人的共识,也折射出湖南省的文化追求——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仍以艺术之光滋养城市的灵魂。

舞台谢幕,但好戏不散场,一座以文化为底色、以青年为灵魂、以创新为驱动的戏剧之城,正在长沙蓄势生长。

【作者:肖舞】 【编辑:肖彪】
关键词:岳麓山 戏剧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