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家乡红色故事带到长沙 把长沙红色故事带回家乡 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在长沙开幕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宁莎鸥)“一轮明月耀星城,杨柳轻摇忆峥嵘。”16日,第五届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在长沙开幕,在当日的专业组比赛中,来自长沙党史馆的选手苏卓率先登场,以一曲长沙弹词开篇,吸引了全场的注意。
在接下来的10天比赛时间中,全国最会讲红色故事的175名优秀解说员将各展风采,带来最动人的红色故事讲述。
全国优秀红色讲解员同场竞技
据介绍,本次参赛的175名讲解员经过层层选拔,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军队系统。大赛分专业组和志愿组分组进行,专业讲解员须在红色旅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革命遗址、博物馆、纪念馆从事讲解工作2年以上,志愿讲解员年均讲解时长须达到100小时。
本次参赛选手讲解年龄最长的达20年,年龄最小的仅9岁。2016年出生、来自海南史志馆的刘雨明就是本次大赛年龄最小的选手。她告诉记者,这次比赛她将讲述关于赵一曼烈士“妈妈未归”的故事。“平时我也经常跟小朋友分享红色故事,比如王二小的故事、小英雄雨来的故事等。”刘雨明告诉记者:“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讲述,把这些故事传扬下去,让更多人听到。”
来自中国共产党湖南历史展览馆的选手唐一丹此次主场作战,也是精心准备:“参加本次大赛,我感觉重担在身,同时也十分光荣,我希望把湖南的红色故事分享给更多的人。”
赛场上,选手们也各出高招,有的声情并茂,有的极富感染力,像苏卓还在讲解中融入了长沙弹词,大家的演绎精彩纷呈。
为各地红色文化交流互鉴搭建了宝贵桥梁
大赛不仅是讲解员们展现风采的舞台,更是全社会接受红色教育、汲取奋进力量的生动课堂。大赛搭建了全国听见湖湘红色故事、湖湘听见全国红色故事、助推红色文旅长红的平台。
近年来,长沙牢记嘱托,以敬畏之心守护红色根脉,以守正创新赓续红色基因,着力续写红色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时代新篇。长沙着力守护历史印记,累计投入5亿元,推动实施文物修缮、场馆提质和展陈创新,让沉睡的历史遗迹焕发时代生机;着力建强红色阵地,湖南第一师范、新民学会旧址、杨开慧纪念馆等一批重点红色研学基地成为传承红色基因、汲取奋进力量的生动课堂;着力创新文艺表达,民族歌剧《半条红军被》成功全国巡演,“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旋律响彻大江南北。马栏山视频文创产业园启动红色经典影像修复工程,实现数字化永久保存与多样化呈现。岳麓山-橘子洲景区、花明楼·刘少奇故里景区成功跻身国家5A级景区,长沙荣膺全国十大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城市血脉,成为城市的鲜明底色。
来自江苏连云港革命纪念馆的讲解员陈莹莹告诉记者:“我觉得,不论哪个地域的红色故事,都是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表达。期待通过这次比赛,让更多朋友了解黄海之滨的抗战故事,我也会把湖南这片红土地的动人篇章,把全国各地的红色故事带回连云港,带回江苏。”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