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见倾心,这是“青”爱的长沙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刘攀

  10月23日,2025年全国高校学子长沙行暨“天天麓演杯”首都高校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展演活动启幕,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50名学子将在长沙开启一场为期4天的沉浸式City Walk体验。这场以“背起双肩包出发 创业就业到长沙”为主题的双向奔赴,正在浓浓秋意中徐徐展开。

  本次活动由长沙市委组织部(市委人才办)、长沙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湖南湘江新区财政金融局主办,旨在让更多学子与创业孵化平台和全市重点企业“零距离”接触,直观感受长沙宜居宜业的发展环境,增强来长创业就业的信心意愿。

10月23日,2025年全国高校学子长沙行暨“天天麓演杯”首都高校创新创业大赛项目展演活动启幕。

  星城礼遇 初见倾心

  当来自全国各地的高校学子陆续抵达机场、高铁站,长沙正计划用一场深度体验,让“青年流量”悄然向“人才留量”流转。

  出站即遇的发展机遇最是暖心。这天,当北京交通大学的苏兰馨踏入位于长沙高铁南站的大学生创业服务接待站,第一时间就拿到“创业长沙礼包”时,她忍不住直呼“这波操作太暖心”。

“大学生创业服务接待站”整合全市创业资源,帮助初来长沙的学子快速熟悉相关政策。

  该礼包里不仅有“星荷礼包”、《长沙市青年人才创业政策集锦》,还有最高100万元股权融资通道说明以及3年免租孵化卡等各类政策细则。这种“政策找人”的主动姿态,打破了人才政策与青年群体间的信息壁垒,来自北京理工大学的曾钧告诉记者:“以前只是听说长沙对人才友好,这下真的具象化了!”

  来到长沙青年人才驿站(马栏山站),温馨现代的居住空间、配套齐全的共享区域更是令同学们印象深刻。来自武汉理工大学青岛研究院的邹志杰表示,这种初来乍到就能被重视、被照顾的感觉“好感度拉满了”。“这里就像一个能随时停靠歇脚的港湾,让我们这些外来的年轻人,第一次来长沙就有了归属感。”

学子们在长沙青年人才驿站(马栏山站)办理入住。

  如果说与长沙的初次相遇就是“心动”的开端,那么实打实的政策供给,便是让好感沉淀为信心的关键所在。

  在欢迎仪式及破冰活动现场,长沙市委组织部人才工作相关负责人热情推介了长沙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对于初出茅庐的年轻创客,资金、场地、保障无疑是横亘在梦想之路上的第一道关卡。长沙给出的回应直接而实在——一套覆盖创业全周期的政策组合拳。

长沙青年人才创新创业政策吸引众多学子关注。

  今年5月,长沙推出“双肩包”行动计划,从10个方面细化措施支持青年人才来长创业。全市20家青年人才驿站最长可免费入住时间达14天;“星荷礼包”包含免费乘坐地铁、免费品尝特色饮品等多项礼遇;125家创业孵化基地提供企业注册、投融资对接等“保姆式”服务……在长沙,真材实料的政策成为助力青年人才衔接梦想与现实的桥梁。

  打卡长沙 打拼幸福

  当创业梦想遇上“全程陪跑”,城市便成为创业热潮竞相奔涌的沃土。

  活动中,当6名三师(创业导师、投资人、技术专家)陪跑团专家接过聘书时,北京大学博士研究生易玥曈发出感叹:“创业路上不用做孤勇者,在长沙原来是真的!”今后,这批专家将为青年学子的创业项目提供从创意萌芽到落地转化的全链条、陪伴式支持,托举更多青年圆梦长沙。

  随后,学子们步入马栏山文创园,科技与艺术共舞的气息扑面而来:4K修复技术赋予老电影新生,“千里江山奇幻游”数字光影艺术展如梦似幻。这片以“文化+科技”为翼的热土,正是长沙产业布局前瞻性的缩影。

  “这里既是技术实验室,更是造梦新工场。”来自北京师范大学的苏舜禹感叹:“依托马栏山完整的产业链,每一个好创意都能快速落地,长沙真是一片能让梦想发芽的土壤。”

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高校的50名学子将在长沙开启一场为期4天的沉浸式City Walk体验。

  为何这群“背包青年”与星城能产生如此深刻的共鸣?答案藏在“低成本创业 高品质生活”的独特城市基因里。在人才竞争白热化的今天,长沙精准捕捉到当代青年对“平衡”的追求:发展机遇与生活节奏的平衡,城市品质与生活成本的平衡,文化底蕴与创新活力的平衡。这种平衡也让长沙今年再次入选“人才友好型城市”,成为青年心中的理想栖息地。

  长沙人才生态的动人之处,或许就在于它懂得——青年需要的不仅是政策红利,更是被尊重、被重视的情感体验;城市需要的不仅是人才的智力资源,更是大家愿与长沙共成长的情感联结。

天南海北的高校学子齐聚长沙,共创未来。 均为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周数邑摄

  在接下来的4天时间里,学子们还将走进湘江基金小镇、望城经开区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长沙规划展示馆、铜官窑、天心阁等地,实地打卡城市文化地标,深度感知长沙的科创实力;也将乘坐湘江观光巴士,欣赏一江两岸的秀美风光,领略这座城市的历史文化底蕴与现代都市魅力。

  当青年学子在笔记本里记下长沙的人才政策,规划自己的未来;当他们用手机拍下城市的晨曦夜幕,与家人朋友分享美好,这场“长沙行”早已悄然变为一份“长期约定”。

  此刻,那些背起双肩包的年轻身影,正成为这座城市最美的流动风景线,而他们与长沙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作者:刘攀】 【编辑:肖彪】
关键词:全国高校学子长沙行 人社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