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皮治皮,让更多患者从科研中获得希望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杨蔚然
【名医名片】
朱明芳,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皮肤科二级教授、主任医师,博士后,博士生导师,药物临床机构主任。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国家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继承人,湖南省225工程高层次卫生人才学科带头人、湖南省首批中医药领军人才、湖南省最美科技工作者。先后获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学术成果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湖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湖南省中医药科技奖等。
据统计,我国痤疮发病率达80%,超过95%的人会有不同程度痤疮发生。过去临床对致病原因研究较少,常归因于“炎症”。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朱明芳教授受名老中医欧阳恒教授“以皮治皮”理论的启发,研究发现痤疮与脂质代谢性疾病密不可分,并创新使用石榴皮治疗痤疮,研发出相关药品运用于临床,惠及更多患者。
守正创新“象思维”,将痤疮发病机制告诉全球
“有些人认为中医是‘意向’‘玄学’‘晦涩难懂’,而我做的就是让中医科学化,用现代精确手段验证中医疗效。”医师节前夕,记者采访朱明芳时,当日她并不坐门诊,然而来办公室找她看病的人络绎不绝。对待患者她总是耐心而温和,一双清澈、明亮的眼睛,透着沉稳和睿智。
“缘于家里几代人的中医情结,1987年我高考考进湖南中医学院(今湖南中医药大学),5年后进入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皮肤科。从事医教研30余年。”朱明芳说。
她师从全国中医皮肤疮疡医疗中心主任、湖南省名中医欧阳恒教授,当年,欧老在“取象比类法”基础理论上,首次提出“直观论治五法”,用酷似或近似的某些药材,治疗相应的疾病,如“以色治色法、以形治形法、以毒攻毒法、以皮治皮法及‘汗吐下和’找出路法”。
临床中,朱明芳敏锐地捕捉患者身上的“信息”,她发现,很多人长痤疮不是一个单纯的皮肤性疾病,有共病的存在,与脂质代谢性疾病(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密不可分,于是在国际上首次提出这个观点,将研究团队的文章在SCI(科学引文索引)期刊上发表,获得极高的阅览量。
受“以皮治皮”的启发,运用“象思维”,她创新使用石榴皮治疗痤疮,并将前期研究成果转化,成功研制出石榴皮多酚软膏、桉叶乳膏、丹润面膜、清肺愈痤丸、中药配方功能皂等制剂,在本地区及上海、广东等医院广为应用,中医药治疗痤疮临床诊疗、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2019年,朱明芳在上海一位同仁的引荐下,结识了德国拥有皮脂腺细胞分离专利的教授佐布里斯,将国际上罕见、独立存活的人体皮脂腺细胞引进实验室,终于首次证实中药石榴皮多酚干预痤疮发病的新机制。这一研究,获得“2021年湖南省十大医疗新技术奖”,也是湖南省中医药临床科研首次获此项殊荣。
不能只当“指南”医生,要有“三间健康学”思维
门诊时,朱明芳曾接诊过一名“全副武装”的患者,戴着墨镜、口罩、帽子,把一张脸捂得严严实实。原来,姑娘脸上长满痘痘,花了数万元还“无脸见人”,抱着最后一线希望找朱医生。经过望闻问诊,确诊患者是囊肿型痤疮,即“粉刺”,湿热蕴结症,朱明芳开出药方,给患者配合火针治疗、面膜外敷等。患者拿到药后非常吃惊地问:“药费几十元这么便宜?没算错吧?”朱明芳笑着说:“你吃了再说嘛。”复诊一次后,患者病情大有好转,她感激地说:“朱医生的药既便宜效果又好,我真是碰上好医生了!”
“在下处方上,小剂量往往能拨动气机,合‘善治者,治皮毛’之意,发挥‘四两拨千斤’之用。”朱明芳用药,主张孟河医派“用药轻灵、平淡致精”的观点,致力探索“轻巧之方”,为患者解除病痛,减轻其经济负担。
在教学中,她对学生说,学中医要掌握好当下丰富的现代科学技术知识,这样才会从中医临床中,发现其科学性、真实性。所以,既要有中医学整体的、扎实的基础知识,还要有临床善于学习和发现的能力。
“当然,医学首先是以治病为根本目的,而不是搞多少科研项目、写多少论文。”针对当下一些盲目的“科研热”,朱明芳说,她很欣赏中国工程院樊代明院士的“三间健康学”理论,空间、人间、时间健康学。医学过于科学化,就可能丢掉人文性,医生会离病人越来越远,变得不会看病。同时,医生不能脱离临床、只当“指南”医生,时代变了,环境变了,病人的疾病也在变化,诊疗思维需要洞开大脑,灵活运用科学方法,俯下身子去主动治疗。
医生可演化为一种社会力量,让百姓了解相信中医
“北京天坛医院神经病学专家王拥军曾在演讲中说,医生可分为四类,培训中的医生(还不会看病)、合格医生、优秀医生、卓越的医生。”优秀医生常有,为何卓越医生罕见?朱明芳认为的卓越医生,就是能从医疗中发现问题,甚至创造解决问题的办法,可以引领业内一大批人用科学思维推动医学进步,这才说得上与卓越挨边。
求真务实是科学,得秉持严谨、精准;而医学是人文学,讲求善和美,得有温度,善是对病人的仁心,美是让病人有获得感,治好了痘痘皮肤靓丽了,有愉悦感。“我们现在有种现象,求真没问题,求善和美却仍需努力。求真精算得出来,求善和美算得出来吗?算不出来。善和美是长在医生血肉里的。”朱明芳说。
“因此,医生可以演化为一种社会力量。中医不仅要治病,更要治未病。”除了医教研,朱明芳还利用做科普“治未病”。在她的公众号“朱明芳教授工作室”里,中医药知识融入了生活的方方面面。时令节气、花果蔬菜,都展露出药用功效;珍珠粉美白以色治色,佛手形如爪子行气消食以形治形,红升丹、白降丹含汞能以毒攻毒……让百姓认识中医、相信中医、运用中医。
“看病科研之余,我常翻翻儒教、佛教、道教方面的书籍,也对古希腊、古埃及医学的起源感兴趣,这些对我研究中医的思维挺有帮助,也挺有意思……”朱明芳说。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