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69岁的他走了,曾带头登记、感召164名村民成为捐献志愿者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8月9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崔璟)“希望可以捐献自己的遗体,移风易俗、破旧立新……”这是浏阳市淳口镇高田村69岁老人邢长希在遗嘱中写下的朴素心愿。记者今日从湖南省红十字会获悉,这位朴实的老人,不仅是该村首位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更是以自身行动点燃全村大爱火种的关键“点灯人”——在他的感召下,这个村已有累计164位村民在遗体器官捐献志愿书上庄重签名。
8月6日晚,浏阳市淳口镇高田村69岁老人邢长希安详离世。遵照其生前遗愿,家人将其遗体捐献给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成为一位“大体老师”。
高田村党支部书记、红十字会会长罗海港清晰地记得,2018年12月12日,邢长希走进浏阳市红十字会,郑重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他当时就坚定地说,这是对国家最后的一点贡献,也是对社会最后一次回报。”罗海港回忆道。
邢长希一生务农,虽然生活条件普通,但为人正直乐观,始终热心村中公益事业。“村里的大事小情,只要力所能及,老人总是义无反顾地帮忙支持。”罗海港说,正是这份贯穿一生的奉献精神,促使邢长希作出了捐献遗体的决定。
这粒充满大爱的种子,在2019年初因一个震撼人心的故事迅速破土、生长。长沙16岁少年叶沙不幸离世后捐献器官,让7位患者重获新生,他未竟的篮球梦由受捐者们组成的“叶沙队”延续。当《一个人的篮球队》纪录片在高田村播放时,许多村民被深深触动,悄悄拭去眼角的泪水。
叶沙的故事,加上邢长希作为身边榜样的无声感召,迅速凝聚成一股感人的力量。仅仅数月后,2019年5月21日,一场集体行动在高田村展开。高田村十字路口,人头攒动,气氛庄重而热烈。88位村民——从步履蹒跚的81岁老者,到青春洋溢的20岁打工青年,共同参加了村遗体器官捐献志愿登记集体签署活动。他们郑重地拿起笔,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罗海港透露,邢长希是该村首位遗体器官捐献登记志愿者,2019年的集体签署仪式之后,不断有村民加入。目前,高田村签署捐献器官志愿书的村民累计有164位。
2018年12月12日,邢长希登记成为遗体捐献志愿者;2025年8月6日,他去世捐献遗体。面对这份特殊的“最后回报”,邢长希的家人克服传统观念的束缚,给予充分理解与支持,最终帮助老人实现了遗愿——成为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一位“大体老师”,在寂静的课堂中延续着生命的价值。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