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返场,老年人发热可能不只是“天热中暑”这么简单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吴永胜)高温天气“返场”,78岁老人出现发热、出汗和轻微咳嗽,家人以为是天气太热了导致中暑,没有重视,直到老人意识模糊,被紧急送医。经检查,老人确诊为“重症肺炎”。今日,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负责人龙华君主任医师提醒,老年人发热不可小视,往往是感染、脱水、代谢异常等多种疾病的前兆,若不及时处理,可能迅速发展为休克、器官衰竭等严重后果。
老年人发热,为何更危险?
这两天,长沙再次迎来高温天气,湖南湘江新区莲花镇78岁的张爹爹出现发热、出汗和轻微咳嗽。因为老人一直有“老慢支”的毛病,家人起初以为是天气太热了导致中暑,没有重视。随后,老人出现精神不振、进食减少,家属仍以为高温天常见的食欲差。直到张爹爹意识变得模糊,被120救护车紧急送至湖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急诊科。
入院时,张爹爹体温高达40℃,血象明显升高,并伴有电解质紊乱。经过血常规、降钙素原、肺部CT等检查,他被确诊为“重症肺炎”,病情危急。
老年人发热,为何更危险?龙华君解释,老年人机体功能减退,体温调节能力下降,对发热的反应常不典型。中医认为,老年人多正气亏虚,尤其以气阴两虚者多见。高温环境下,暑、湿、热等外邪易乘虚而入。
暑热之邪易耗气伤津,可致高热、烦渴;若兼夹湿邪,则常见身热不扬、头身困重、胸闷脘痞、苔腻等症状,病情更缠绵。如未及时治疗,邪气内陷心包或真阴耗竭,可导致神昏、痉厥等危候,中医称为“暑温”“湿温”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老年人发热的常见病因包括:感染性疾病,如呼吸道感染、泌尿系统感染、肠道感染等;中暑或热射病,高温环境下散热障碍导致体温急剧升高;脱水与电解质紊乱,高温环境出汗多,饮水不足易导致血容量不足;其他原因,如药物热、肿瘤性发热等。
如何识别老年人发热的危险信号?
龙华君表示,老年人发热可能不伴明显寒战或高热,但如出现以下症状应尽快就医:精神萎靡、反应迟钝;食欲明显下降、拒绝饮水;尿量减少、颜色明显加深;呼吸急促、心率增快;原有基础疾病加重。
如果老年人在高温环境下发热,要科学及时处理:准确测体温,不要凭手感判断,应使用体温计准确测量;补充液体,鼓励老人少量、多次饮水,必要时可口服补液盐;温和物理降温,可用温水擦浴,避免酒精擦浴或冰敷强烈刺激;不盲目用药,勿自行使用退烧药,以免掩盖病情或导致肝肾损伤;尽快就医,尤其是出现意识改变、呼吸困难、尿量减少等危急症状时。
高温天气,老年人如何进行健康管理?
龙华君提醒,高温天气,老年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防暑降温:避免在高温时段外出,室内保持通风,适当使用空调或风扇。
合理饮水:每天保证充足饮水,可适量饮用绿豆汤、西瓜翠衣水、淡竹叶茶等清暑生津之品。
饮食清淡:宜食薏苡仁、赤小豆、冬瓜等清热利湿之物,避免油腻、生冷以免损伤脾胃。
起居有常:保证充足睡眠,避免熬夜以养护正气。
情志调畅:保持心态平和,避免大喜大悲,使心火不亢。
及早就医:一旦出现发热、精神差、进食减少等症状,应立即就医,切勿拖延。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