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接诊四五例!秋游如何规避“蜂”险,医生这样说……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16日讯(全媒体记者 杨云龙 通讯员 欧阳翊 黄曦)登高、徒步、野餐……秋高气爽,正是出门撒欢的好季节。然而,幽静的山林之中,除了美景,也潜藏着不容忽视的危险,一不小心很容易被一群“空中刺客”盯上。记者今日从长沙市第四医院获悉,近期,该院急诊急救中心每日都接诊四五名被蜂蜇伤的患者。
为什么秋天蜂群更“暴躁”?
前日,市民陈先生想到附近山上摘点板栗,却不小心碰到了马蜂窝,头上立马被蜂蜇了十几针,感觉到头晕的他,硬撑着来到医院;上周末,戴女士带着两个孩子徒步登高游玩,途中孩子追逐嬉戏,不慎惊扰到丛林中的马蜂,遭马蜂“群起而攻之”,一家三口都被马蜂叮咬,分别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皮肤红肿疼痛、胸闷心悸等不适症状,被120救护车送到医院。
长沙市第四医院急诊急救中心副主任、主任医师胡赛告诉记者,蜂蜇伤进入高发期,近期急诊急救中心每日都接诊4至5名被蜂蜇伤的患者,许多患者因处理不当加重了情况。
为什么秋天蜂群更“暴躁”?胡赛解释,马蜂又称胡蜂、黄蜂,它们并非生性嗜血的“好斗之徒”,绝大部分的攻击行为都源于“自卫”和“护巢”。秋天是蜂群的“年终考核期”,蜂群需要储备过冬粮食,同时蜂王也会搬家,工蜂们护卫意识爆棚。这时候,如果市民不小心闯进它们的领地,或者手舞足蹈地驱赶,它们可能以为你在挑衅,于是就开始防卫、攻击。
被蜂蜇伤后,一般会出现以下症状:
局部反应:红肿、疼痛、灼热感,严重者可出现大面积肿胀或水疱。
全身过敏反应:部分患者被蜂蜇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会出现荨麻疹、胸闷、气促、咽喉肿胀等症状,甚至休克。
毒性反应:蜂毒进入血液后,可能导致头晕、恶心、心悸、心律失常、血压下降、肉眼血尿,横纹肌溶解、溶血反应等,严重者可能会危及生命。
特殊并发症:急性肾损伤、心肌损伤等,尤其是马蜂蜇伤,毒性更强,需格外警惕。
被蜂蜇了怎么办?记住“冷静三部曲”
如果被蜂蜇伤,如何快速处理呢?胡赛提醒市民,一旦被蜂蜇伤,要做好以下几点:
溜:保持冷静,用衣服护住头颈,慢慢离开。记住,千万不要奔跑,也不要手舞足蹈反击,否则会吸引更多蜂群“组团攻击”。
拔:如有毒刺残留,用卡片(银行卡、身份证)平刮去除,别用手或镊子硬挤,不然毒液会加速注入体内。
洗:用清水或肥皂水冲洗,冷敷缓解肿痛,可涂点炉甘石洗剂止痒。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被蜂蜇伤后出现呼吸困难、喉咙发紧、全身起疹子、头晕、心慌等过敏反应,别犹豫,立即就医!这可能是致命的过敏性休克。
外出游玩,如何规避“蜂”险?胡赛建议,避免穿鲜艳衣服、喷香水,蜂群可能把你当成一朵“行走的大花”;不在蜂巢附近逗留,见到单只蜂盘旋,保持淡定,它多半只是“侦察兵”;携带的食物和甜饮及时密封,不然你就是蜂界的“五星级自助餐厅”。
长沙周边山地丘陵多,绿化植被茂盛,蜂类活跃度高,公众在户外活动时需提高警惕。一旦发生严重蜇伤,请立即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