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7月31日讯(全媒体记者 李静)“六月是盛放,134张青春的脸庞在市委党校集结;八月是未央,我们即将各自奔赴新的战场……”29日,由长沙市委组织部考评中心联合市委党校、长沙晚报社(集团公司)等单位主办的第三季“练就‘笔杆子’ 夯实基本功”文稿写作训练营在原创诗朗诵《向笔力更深处漫溯》中正式结业。
一个半月以来,来自全市党政机关、街道、园区、企事业单位的134名基层干部、文字工作者集结党校“充电赋能”,通过从成文到成事、到成长的相互激发,获取从格子到格物、到格局的成长路线,共汇“笔尖的力量”,夯实投身长沙高质量发展的“笔杆子”基本功。
搭建领先课标
让学员实现专业赋能
有的老师以自己一生只做“爬格子”这一件事的坚持与坚守,给学员们注入“甘坐冷板凳”的力量;有的老师“用一堂课讲出一本书的含金量”,为学员们“点石成金”;有的老师深情讲述“要把天亮做信念”,带给学员们深深的思想震撼……
文稿写作注定是一个辛苦、痛苦、清苦的艰辛过程,越是艰难险阻,越要保持定力,越要勇敢向前。一个半月的时间里,“笔杆子”训练营坚持以服务发展为方向引领,以优质师资为要素保障,以科学进阶为训练逻辑,搭建领先课标,为学员筑“底板”、补“短板”、固“长板”,也为学员们提振信心。
学习期间,训练营先后邀请省市党政机关“金笔杆”、企事业单位领导高管、高校资深导师、知名作家及培训专家,通过13堂精彩纷呈的授课,从领导讲话、调研报告、经验文稿、公文规范、文学创作等方面,为学员们重建知识体系,提升认知层次。
“听高手点拨,犹如拨云见日、甘露滋心,解开了写作中的迷茫和疑惑,为我们理清了思路,更新了理念。”来自长沙市口腔医院办公室的学员罗静如是说。
“方向不明、心中无数都是大忌。正如老师上课所说,笔杆子‘要看得广、走得实、想得多’。”来自开福区通泰街街道优化营商环境服务办的学员邱汉强,对老师讲授的写材料“本质是谋,本源是研,本事是思,本心是静”深有感触。
克服“本领恐慌”的基层“笔杆子”们,直面岗位需要、时代责任、使命担当,在“笔尖”遇见更好的自己,投身接下来的工作。
整合优势资源
让学员在动笔中成长
“笔杆子”不仅仅是写文章的角色,更是研究问题、解决问题、推进工作、服务发展的重要担当。所以,“笔杆子”训练营也不是简单的坐而论道、学写文章,而是起而行之,引领学员形成思想的自立、精神的自主、文化的自信、本领的自强。
充实“名家+专家+实干家”同台授业的师资库,探索“集训+散训+实训”三位一体的培训新形态,搭建“考评中心+党校+晚报”同向发力的大舞台……一直以来,训练营整合优势资源,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从岗位实际需求出发,注重培养学员独立调研实情、敏锐分析矛盾、准确提出问题、迅速把握关键、创新谋求出路的能力。
学习期间,训练营鼓励学员将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堵点作为最佳“练兵场”,从敲下第一行字开始,以学促干,在动笔中成长。一个半月的时间里,学员们共提交了100多篇课堂随笔、100多篇个人作品、600余份学习感悟、14篇调研报告。对于学员提交的文稿,训练营成立专业“审稿团”精心审稿,及时提出修改意见和点评报告,逼着学员成长,避免“一学就会,一用就废”。
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在训练营的学习是热爱文字工作的开始。结业式上,长沙市委组织部、市公务员局有关负责人寄语广大基层“笔杆子”,要返本开新,植根湖湘文化;手不释卷,神交古今人物;我心永恒,坚持上下求索。真正做到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笔下有言,进一步提升格局,走出精彩的人生。
来之前“千头万绪”,回去后提笔有力。夯实基本功的“笔杆子”们,蓄势待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