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旧小区展新颜 湘运新村有良方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9月17日讯(全媒体记者 陈焕明 通讯员 李美)“以前单车棚乱得像杂物间,现在清爽整齐,住着舒心多了!”9月17日,在芙蓉区荷花园街道东方新城社区湘运新村小区,居民王阿姨指着焕然一新的单车棚说。这个建成30余年的老旧小区,曾因缺乏专业物业与外部支持,长期陷入“三不管”困境,业委会单靠自身力量显得力不从心。如今,靠着“湘运治立方”多元共治体系、“汐健亭”议事平台,听民意、解民忧,这一困局被彻底打破,居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节节攀升。
湘运新村的变化,始于党建力量向治理一线的深度嵌入。2021年6月,为响应国企退休党员社会化管理政策,东方新城社区退休一党支部在小区成立,把国企退休党员的“银发力量”集结到治理现场,推动资源、服务向小区下沉。
去年10月,湘运新村小区在退休一支部基础上组建了小区党支部,并完成换届,“党支部书记与业委会主任一肩挑”的模式,让党建对自治的引领力更突出。同时,小区党支部联动“三长制”网格体系、共驻共建单位、业委会及志愿服务队,构建起“湘运治立方”多元化共治体系,昔日“各干各的”的松散局面,变成了“多方握手、同向使劲”的合力,为破解治理难题筑牢了组织根基。
居民的烦心事,是“湘运治立方”发力的突破口,而收集诉求的关键渠道,就是小区里的“汐健亭”。“单车棚堆了二十多辆废车,占地方还怕起火。”“楼道堆的杂物堵路,真出事了跑都没法跑。”不久前,“汐健亭”里一场“芙蓉夜话”议事会开得火热,居民们围着石桌坐下,你一句我一句,把对小区环境的担忧全倒了出来。
作为党支部收集民意的“窗口”,“汐健亭”常年搭着“圆桌会”,党员、居民代表、网格人员定期面对面,把会议开在居民家门口,让诉求不用“绕远路”。就是这次议事会,“单车棚杂乱”“楼道堆物”成了大家反映最集中的痛点,党支部联合业委会、网格团队实地排查后,当即定下“必须尽快整治”的调子。
说干就干,“湘运治立方”的各方力量迅速行动。“三长”带头先清理自家在单车棚、楼道的闲置物品,扛着旧家具、推着废自行车往清运车上送;业委会成员分片包干,敲开有顾虑居民的家门,拉着家常讲整治的好处,把“抵触情绪”化成“支持态度”;大物管团队调派货车,一趟趟把废弃物品运出小区。没几天,单车棚里的车辆排得整整齐齐,楼道里的通道宽敞通畅,路过的居民都忍不住驻足夸赞:“这才像个住家的样子!”
“整治不是‘一阵风’,得把好日子守长久。”湘运新村小区党支部书记谈到后续治理时说,这次单车棚整治只是“湘运治立方”发挥作用的开始。接下来,小区将把“汐健亭”议事、“湘运治立方”多方协作的模式固定下来,形成“诉求有人听、问题有人管、维护有保障”的长效机制。“从集中攻坚到常态管理,就是要让小区一直干净、舒心,让大家住着踏实。”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