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实验中学这群初一学生,全胜战绩拿到足球冠军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1日讯(全媒体记者 岳霞 实习生 周雯)绿茵场激战正酣,终场哨响,定格成最燃瞬间——近日举行的湖南省中学生足球大会U13组的巅峰对决中,长沙市实验中学足球队以一场酣畅淋漓的4-2战胜娄底一中,以全程不败的战绩强势夺冠。
捧起冠军奖杯的那一刻,队员们相拥而泣,于明阳教练却在赛后第一时间提醒大家:“荣誉只代表过去。训练如逆水行舟,下次比赛,我们要以‘决赛标准’对待每一次传球、每一次防守。”
今天下午5时30分,暑假训练又准时在校园开启。
夺冠来自“技术过硬+信任放手”
决赛场上,长沙市实验中学足球队与娄底一中展开了激烈角逐。从开场的试探到中场的胶着,再到下半场的多点开花,队员们用精准的传接、果断的突破与顽强的防守,最终以4-2锁定胜局。
回顾整个赛事,于明阳教练感慨道:“一路走来,U13球队的成长肉眼可见。从最初磨合时‘能进球的位置屈指可数’,到后来‘多点开花’,甚至面对强队敢用身体硬碰硬对抗,孩子们的自信心与默契度完全不一样了。”
尤其是李纯泽和何家勋两位队员,决赛中多次上演关键配合,成为球队取胜的“双子星”。教练特别提到:“他们的进步不仅是个人技术的提升,更是团队意识的觉醒——知道什么时候该传球,什么时候该跑位,这种成长比进球更可贵。”
教练于明阳是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带领的队伍屡获佳绩,他的带队理念是“不断钻研更加科学系统的足球训练方法和管理经验,使队员成为更优秀的自己,让球队变成更出色的队伍”。
谈及夺冠的关键,教练将其归结为“技术过硬+信任放手”。“我们的队员技术底子扎实,这是自信的基础。但更重要的是,每场比赛我们都告诉孩子:‘别怕犯错,大胆去踢,教练永远相信你们’。”这种信任让队员们在决赛中彻底释放潜能,即使面对娄底一中的猛烈反扑,也能凭借“全攻全守”的战术体系稳住阵脚。
日常训练铸就默契的“千锤百炼”
日常训练中,教练始终强调“传接积极、对抗主动、决策合理”,通过“限定触球次数”“边路转移必行”等专项训练强化配合。正如队员何家勋所说:“足球不是一个人的游戏。决赛时,我好几次防守失位,都是队友及时补位;进攻时,哪怕我没拿到球,也知道有人会跑空位。这种默契,是平时千百次训练练出来的。”
夺冠的背后,是无数个酷暑与寒冬的坚持。队员宋若熙回忆:“夏天训练时,大家热得浑身湿透,就互相递水、喊加油;冬天耐力跑,有人掉队了,全队就放慢脚步等他,一起冲过终点。” 何家勋则记得一次高强度训练:“腿像灌了铅一样沉,是队友边跑边喊‘别放弃,我们一起’,才咬着牙跑完了全程。”
这种“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也离不开教练的悉心引导。从纠正宋若熙“小学遗留的技术问题”,到为何家勋量身定制“防守站位训练计划”,再到用“你是最棒的球员”这句话为李纯泽建立自信,教练始终扮演着“技术导师”与“心灵后盾”的双重角色。“13岁的孩子需要鼓励,更需要方法。”教练说,“我们通过‘高速对抗中练技能’‘全攻全守中悟战术’,让他们既练体魄,也磨心智。”
成长背后有学校系统性支持
“学校给我们的,不只是一块冠军奖牌。”队员李纯泽的话道出了全体队员的心声。作为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长沙市实验中学为队员们提供了专业球场、先进训练设备,更搭建了“文化学习+足球训练”的平衡体系。宋若熙坦言:“这里有系统的训练计划,有和强队交手的赛事,还有老师帮我们补文化课,让我们既能踢好球,也不耽误学习。”
学校的医疗保障同样贴心:天热有藿香正气水,天冷有姜茶,训练后还有专业拉伸指导。“这些细节,让我们能毫无顾虑地拼。”何家勋说。而完善的梯队建设与“输送高校”的目标,更让少年们看到了足球梦想的长远可能——正如教练所说:“我们不仅要拿冠军,更要让孩子们通过足球,走向更广阔的人生赛场。”
足球早已超越了“运动”的范畴
对于长沙市实验中学这群少年而言,足球早已超越了“运动”的范畴。它是宋若熙“调节身心的方式”,是何家勋“教会成长的伙伴”,是李纯泽“健全人格的熔炉”。而长沙市实验中学足球队的故事,也远未结束——这支以“清明队风、严明队纪”为底色的队伍,正带着新的憧憬,朝着“更高水平、更远未来”继续奔跑。
2022年长沙市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初中队亚军、高中队季军;2023年长沙市校园足球四级联赛初中甲组第四名,高中组第六名;2023年星耀五洲杯第23站比赛贵州都匀站比赛U13组亚军;2023年湖南省青少年足球锦标赛(男子乙组)第四名,并获得道德风尚奖……在绿茵场上,他们的青春与梦想,才刚刚开始绽放。
这支组建于2000年的劲旅,在学校领导与社会各界的支持下,早已凭借全国校园足球特色校、湖南省足球体育传统项目学校等荣誉获得关注,而此次夺冠,更是对其优良传统、科学训练与团队精神的最佳印证。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