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能对话世界!长沙这所中职亮相“一带一路”职教论坛,展示AI育人建设与实践方案

相链区块链

  作为“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国际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同时也是湖南唯一受邀中职学校,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携“AI+教育”深度融合实践方案亮相。长沙晚报通讯员 甘元智 摄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0月26日讯(通讯员 姜璐 全媒体记者 岳霞)10月23日—25日,由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世界青年科学家联合会联合主办的第六届“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合作与发展论坛在温州举行,现场汇聚了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的教育科学、教育与培训、技能发展等部门以及中外院校、行业界的600余名嘉宾。38位专家学者围绕产教融合、国际化办学、“职教出海”等主题作报告,探索“AI+”职业教育合作新路径。

作为“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国际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同时也是湖南唯一受邀中职学校,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携“AI+教育”深度融合实践方案亮相。副校长刘菁在“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国际联盟、人工智能与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年会”上以《融汇AI共同体,共筑教育强国梦》为题作主题分享,向来自全球的职业教育工作者及相关专家展示了学校在专业建设方面的探索,现场获得专家同仁的一致认可。

这种“技术优势”与“育人需求”的完美契合,既推动中职教育在教学模式、实训方式上实现迭代升级,更助力学生在沉浸式、交互式学习中夯实专业基础、提升核心素养,为中职教育高质量发展开辟了更广阔的路径。

面对中职实训“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的普遍困境,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独创“两合三化五真”教学模式,以技术革新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

刘菁在分享中介绍,作为长沙市唯一拥有中职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中职技能名师工作室的学校,这里正通过“政—校—行”协同模式,打造区域AI教育创新高地。在首席名师左英的引领下,工作室将联合高职院校、行业企业,开展教师AI应用能力培训,积极参与专业教学标准制定及拟建“人工智能训练师”在校考点,构建起“理论学习—仿真训练—项目实践”的教师培养体系。

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国赛金牌教练刘国云团队的探索颇具代表性:他们研发的国赛设备改造方案,将实训场地占地面积优化30%,让更多学校能开展实训教学;设计的专用示教器,使教学演示效率提升20%。这些源于教学实践的创新成果已走向全国,而背后是团队 “让学生学得更好、懂得更透”的教育情怀。

“人工智能大势已来,中职教育需主动识变、顺势而为。依托学校‘电子智能+’专业群的既有优势,我们要积极推动专业升级,在智能制造、数字应用领域为学生筑牢‘够用、实用、管用’的基础,为其升学到高校精进铺路;同时强化师生AI普及教育,推动传统信息技术课升级为AI通识课。‘育人先育师’是根本,首先要提升全体教师AI素养,再带动学生掌握AI基础应用能力,培养出对接未来的师生队伍。”刘菁表示。

如今,该校正着力构建“全员提升+名师孵化+持续成长”的AI赋能体系,将AI教育纳入教师继续教育必修内容,通过专题讲座、企业实践等多元路径,全面提升教师人机协同教学能力。资深教师倾囊相授,年轻教师茁壮成长,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

面对中职实训“高投入、高难度、高风险”的普遍困境,长沙市电子工业学校独创“两合三化五真”教学模式,以技术革新为学生成长保驾护航。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实训产线”,将真实生产任务转化为教学项目,让学生在真场景中开展真操作、锤炼真技能。

亮眼的教学成果在技能竞赛中充分彰显。近年来,该校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机电一体化设备安装与调试”项目中三度斩获一等奖,技能竞赛成绩稳居全省前列,成为职教改革的生动范例。

【作者:岳霞】 【编辑:谭伟】
关键词:长沙教育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