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报情缘 | 汪涵:愿与晚报共坚守再续辉煌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5月17日讯(记者 尹玮)作为长沙晚报的老朋友,汪涵在晚报上的形象经历了从电视新星、一代策神,再到大咖主持人、金牌制片人,乃至文化名人、幸福奶爸的转变,可谓二十年经久不衰,始终是一线话题人物。不过站在一位普通市民的角度,汪涵更喜欢晚报上刊登的那些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市政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新闻。至于星期天副刊上的老长沙故事,则是汪涵的最爱。深谙媒体发展规律的汪涵寄语长沙晚报:“唯有一直坚持,才能守得云开见月明。”
有晚报陪伴,飞行旅程不寂寞
近年来明星开店当老板已成为一种潮流。在长沙,就有何炅、李湘、李维嘉、杜海涛、吴昕等人的店面经营得风生水起,汪涵自然也不例外。不过与其他明星最热衷开餐饮店不同,汪涵的选择带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他在长沙解放西路上开了一家书店——以他父亲名字命名的“培荣书屋”。这从一个侧面印证了汪涵对于报纸、期刊、图书等传统的纸质出版物是有着十分深厚的感情的。实际上,汪涵爱好阅读已经是业内公认的事实。“汪涵的表现绝非偶然,不信你看他的书单”,这句略带调侃的话语体现了大家对他的认可与推崇。
提起阅读,汪涵十分肯定地说道:“我现在当然还看报纸啦!我喜欢纸质读物那不一样的温暖。”汪涵其实颇为羡慕英国人在地铁上几乎人手一张报纸的状态。但作为一个大忙人,汪涵并不是每天都有时间看报纸。对此,他就略带歉意但十分直白地表示:“不好意思,我家里没有订报纸。”不过长沙晚报虽然不在汪涵的订阅之列,但一直都是汪涵经常能看到并愿意看的几家报纸之一。“我平时工作太忙了,看报纸一般都是在飞机上。我坐飞机那是家常便饭,有时候一周就有三四天要与机场打交道。”汪涵解释道,“我一般也就是看长沙晚报、环球时报、参考消息这几种。如果是从长沙出发,或是回长沙的航班,那肯定是手持一份长沙晚报啦!两三个小时的飞行旅程,看完报纸也就差不多到目的地了。”
关心长沙社会民生等新闻
汪涵看长沙晚报,总能在其中发现自己的身影。其实汪涵能成为长沙晚报的重点报道对象,一半是因为他所主持的金牌栏目,一半是因为他的文化名人身份。
从1998年至今,汪涵所主持的《真情对对碰》《越策越开心》《天天向上》等都是业内有口皆碑、观众喜闻乐见的经典栏目。而作为广电湘军的一位标杆性人物,汪涵在湖南卫视主办的各类晚会、重要节目中也有精彩表现。诸如2015年《我是歌手》第三季总决赛中,孙楠意外宣布退赛,汪涵的临场发挥博得一片掌声,堪称教科书式范例。孙楠退赛、汪涵救场这件事的影响之大,以至于在长沙晚报上连续占据了三天的文娱版头条。
而作为文化名人,汪涵的影响力更是不容小觑。他不仅自己写书、作画、玩摄影,还积极参与传统文化保护,热心公益慈善事业。什么新闻若是与汪涵沾上了边,那他的名字十有八九会出现在标题里。
虽然总是上头条、上标题,但汪涵提起晚报对自己的报道时态度却十分谦逊,直言“受之有愧”。“我知道长沙晚报有关我的版面很多。对此我十分感谢。”汪涵接着话锋一转又道,“不过作为普通市民,其实我更关心长沙的市政建设、经济发展、社会民生等新闻。希望未来能在晚报上看到这方面更多、更好的报道。”
点赞晚报读城版
汪涵对于传统文化有着别样的情愫。2015年7月,汪涵自掏腰包,推出了“響應”计划,计划用5到10年的时间对湖南的方言进行调查、搜集,并将相关资料进行数据库整理后捐给湖南省博物馆。
对于汪涵的这一举动,长沙晚报不仅在第一时间进行了大量的采访报道,还利用报社内部来自三湘四水的人力资源,推出了集萃版的方言视频。这次报道大获成功,特别是借助新媒体的传播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收获点赞无数。听闻这件事,汪涵自己也笑了:“这就是方言的魅力。”
除了方言,与传统文化有关的其他内容也一直在汪涵的关注之列。这也是他喜欢阅读长沙晚报的一个重要理由——在长沙晚报的星期天副刊上有一个读城版,专门刊登老长沙的历史文化知识。这个版面,汪涵印象深刻、赞不绝口。“长沙晚报也好,我自己也好,凡是做传统文化保护的,我只有一个建议,那就是坚持。”坚持,首先是解决做不做得了的问题,其次才是能不能做好的问题。
不仅是传统文化的保护,就连媒体的发展也是同样的道理。“我是做电视的,电视和报纸一样也是传统媒体。眼下传统媒体的发展面临了一些困难,我也是感同身受。就像报纸,新媒体发展这么快,读纸质报纸的人是越来越少了。”汪涵诚恳地说道,“任何的创新求变都必须建立在有所坚持的基础之上。我相信,只要我们一直坚持下去,总能迎来再创辉煌的那一天。”
对话汪涵
长沙晚报:任何语言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也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对于方言的保护而言,您会如何看待方言自身的变迁?
汪涵:八个字,势在必行,无法阻挡。我觉得这么说有点悲凉。因为每一种方言都是一个小宇宙,蕴含了无数珍贵的历史文化信息。我们做的“響應”计划,其实是在一个历史的节点,将这些语音语料保留下来。这样未来的人们就能够知道,原来在我们这个时代,湖南方言的面貌是这样的。你想啊,我们现在能够找到一位100岁的长沙老人说老长沙话。但是50年后你能找到一个150岁的长沙老人吗?这不可能吧,这就是我们这项工作的意义所在,记录我们这个时代。
长沙晚报:那“響應”计划是否会反映这种语言的变迁呢?
汪涵:会的,我们有一个小的项目分支,计划用100到200年的时间来跟踪一个家族的语言变迁。有可能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生活在长沙,说长沙话。第二代跑到了北京,不会说长沙话而只会说普通话了。那第三代可能移民海外,或许连中文都不会说了。又或许他们一直都生活在一个地方,但是语言却受到外来语不断的侵蚀。如果说“響應”计划对湖南方言的调查采集是一种横向的记录,那么对一个家族的跟踪就是一种纵向的记录。
人物名片
原名汪建刚,湖南卫视著名主持人。1974年出生于江苏苏州,从小在湖南湘潭长大。1996年加入湖南经济电视台,1998年起主持《真情对对碰》而为观众所熟知。此后曾主持过《越策越开心》《超级女声》《快乐男声》《天天向上》等现象级综艺节目,以及湖南卫视跨年演唱会、春节晚会、金鹰电视艺术节等重要晚会。
点赞汪涵
他是同事眼里的涵哥,他是观众眼里的策神。他告诉我们,当一个“有文化”的主持人比当一个“花瓶式”的主持人难,却更有意思。而透过我们的文字,你可以发现,人生犹如马拉松,起点与终点是两回事,别忽视行动的力量。哪怕你只是一名剧务,只要够努力,心态好,保持好奇心,也可以天天向上。——文峰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