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国重点城市中长沙增速领跑全国 原因是…



  创新驱动:形成长沙发展新动力

  长期以来,工程机械一直是长沙产业的顶梁柱。尽管受宏观形势影响,近年来全球工程机械产业进入深度调整期,长沙这一龙头产业主动适应变化,开始了新一轮的转型升级,重铸辉煌。可喜的是,面对这一变化,长沙新的动力纷纷涌现出来补位。

  2015年,新材料的产值达到2621亿元,取代工程机械成为长沙第一大产业。为培育新的发展动能,长沙以精准的政策引导产业重点向互联网、3D打印、机器人、生物医药等“三新”方向发展,构建了新材料、食品、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等多点支撑,填补了旧有产业的缺口。

  “十二五”期间,长沙GDP年均增速比“十一五”时期回落3.4个百分点,但工业投资年均增长23.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比提升了16.8个百分点。

  长沙工业的快速发展,第二个关键因素是:靠自主创新驱动。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城市发展的不竭动力!

  作为科教大市,长沙坐拥129家科学研究开发机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7家,57所高校,两院院士58名,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全国省会城市第四位;每年高校毕业生达25万人;新材料、工程机械、生物科技等产业在全国领先……

  长沙作为省会城市,打造全国创新创意创业之都,一直是全市的梦想和追求。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将创新驱动作为经济转型的第一抓手,大力推进创新创业工作,取得了全国瞩目的成果。

  2015年6月,长沙在全国30多个申报城市中脱颖而出,获批全国首批15个“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获得三年共9亿元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

  这一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长沙之所以入围,源于自身在创新创业方面的成果。2015年,全市新增小微企业达2.89万户,小微企业新增就业人数达到11.2万人,小微企业拥有专利授权数新增5298件,全市技术合同成交额21.72亿元,其中小微企业技术合同成交数1208项,成交额8.5亿元。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达到8611亿元,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32%。据不完全统计,“双创示范”政策惠及小微企业达3万余家。



  中国制造2025与互联网是当前的热点,以移动互联网、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检测检验为代表的制造业、新产业、新业态发展势头非常迅猛。

  面对中国制造由大到强迈进所提供的历史性机遇,处在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节点的长沙倍感振奋,市委、市政府迅速采取行动。

  2014年9月,长沙《工业机器人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正式发布,针对机器人市场推广与招商推出一系列扶持政策;2014年10月,长沙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成立;2014年11月,长沙市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建立;2014年12月,市政府发布《关于加快推进移动互联网产业发展2014-2016年行动计划》。

  2015年8月21日,“中国制造2025长沙在行动”启动,长沙率全国之先发布《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明确了一系列扶持政策,提出到2018年底实现制造业重点领域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试点示范项目运营成本降低30%,产品生产周期缩短30%,不良频率降低30%。

  当天,新材料、创客空间、小微企业创新创业等系列政策全新发布实施。这一系列为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和省委、省政府“制造强省”战略部署的顶层设计政策,目的是充分激发创新创业的活力,以智能制造和新材料产业为突破口,带动和推进长沙制造业优化升级,形成长沙发展新动力,打造长沙新的增长极。

【作者:张怀中】 【编辑:彭应兵】
关键词:领跑全国 长沙 GDP 增长460%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