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 | 玉骨头
■帅艳思
我家收养过一只叫玉骨头的猫。
玉骨头原先的主人姓陈,陈爷爷就住在我家对面的单元,他养猫的动机很简单,为了防老鼠和打发寂寞。我偶尔在阳台晒太阳,经常能看到陈爷爷牵着玉骨头溜圈散步,那时候的玉骨头浑身雪白步态轻盈,毛茸茸的耳朵又尖又小,沐浴在阳光下的白毛闪闪发亮。路过的熟人总爱打趣陈爷爷养的宠物憨态可掬,陈爷爷也颇为喜欢玉骨头,随身都带着玉骨头喜欢的小鱼干。有玉骨头后,陈爷爷家里再没被老鼠“光顾”过,晚年生活也得到了许多欢乐。
我看着眼馋,本身也很喜欢小动物,于是劝说母亲不如也养只猫猫狗狗打发时间,母亲不同意,我以为她是不愿操心宠物疫苗之类的琐事,母亲却语重心长地说:“你以为养猫狗是小事?打疫苗、生病进宠物医院、挂牌都不麻烦,难的是有始有终,你既然养了它就要对它的一生负责,而不是光凭一时喜好。宠物也是一条鲜活的生命,养得好倒无所谓,万一没养活或半途丢弃,那可是要损德的!”我当时不以为意,并未把母亲的话放在心上,直到两年后我才对她的一席话有了深刻领悟。
那是个下过暴雨的清晨,天气炎热,我开窗透气,忽然听见楼下的花坛有喵喵的叫声,低头一看,居然看见有只脏兮兮的猫围着一堆快餐垃圾打转,右后腿一瘸一拐。我觉得眼熟,连忙喊了母亲过来看,母亲一眼就认出那是陈爷爷的家养猫,我很惊讶,问母亲这到底是怎么回事。母亲告诉我,玉骨头的腿被汽车轧伤,捉老鼠不再像之前那样敏捷了,加上玉骨头不慎抓伤了陈爷爷,陈爷爷的家人非常生气,正巧陈爷爷要搬离小区,所以他们就把猫送出了家门,无处可去的玉骨头毫无疑问成了流浪猫,不过每天都会在这一片徘徊。
我听完母亲的解释,内心五味杂陈。动物是通人性的,玉骨头之前被陈爷爷养在身边,陈爷爷养着它排遣寂寥,它虽然不会说话,可是心底也一定把陈爷爷当成了依靠,虽然被送走了,但是它认路呀,心里必然时常想念陈爷爷,所以不肯走太远,它或许还在盼望重新回到陈爷爷家吧?自那以后,我时常能见到玉骨头拖着伤腿在居民楼流连,有些路人认识它的,会出于好心扔点东西给它吃,不认识的则避之不及或者拿扫帚驱赶。我动了恻隐之心,好几次想让母亲把它领回来,话到嘴边又吞进了肚子,大概是担心母亲责备我多管闲事,也可能是对生命越发多了几分敬畏,所以不敢轻易承担责任。
某日傍晚,出门买菜的父亲回家了,身后多了一个熟悉的身影。我瞠目结舌地盯着忽然出现在家里的玉骨头,半是惊喜半是惊疑,父亲直言:“我买菜的时候碰上它被一条土狗追着咬,我吓跑了那条狗,结果这小家伙就跟着我回来了,这气温也低了不少,以后就喂着它吧。”母亲早就习惯了,尽管颇有微词但也没反对,至于我就更别提了,与母亲一起给玉骨头洗澡又网购了大袋小鱼干,看着瘦巴巴的玉骨头依偎在我脚边吃食,时不时用爪子扒拉我裤腿,我心怜又心疼,如此可爱珍贵的一条小生命,怎么能说丢弃就丢弃?
玉骨头在我家住了一年多,即便垂垂老矣,即便曾经油光水滑的白毛日渐稀疏,家人也从未萌生过遗弃的念头。在玉骨头重病不治的那段日子,纸盒内铺了厚厚的毛毯,喷香的鱼干堆叠在食盒里,我常常抚摸它的脑袋陪它说话,它气息微弱地靠着毯子,眼里流露满满的信赖。
玉骨头离开之时,我感到格外难过,人也好,动物也罢,只有当生命真正走向尽头的那一刻,才能发现原来活着是这么幸福的事,任凭你万般不舍不甘,终究都要进入命运的轮回。当今社会越来越注重“养老”这一民生话题,让每个人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亦成一件大事。其实不仅仅是人,动物也一样,人在步入晚年身体机能逐步下降以后,会希望得到子女的关怀照顾,动物却更渴望得到主人的爱护,它们的一生太过短暂,所有的依赖信任都毫无保留给了喂养自己的人。
生命不分种族类别,值得被全心尊重厚爱,动物同样也需要被“养老”,善始善终,方能无愧于心。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