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围小众赛道,00后大学生庄睿用3D打印“掘金”全球市场
长沙晚报全媒体记者 周游
走进位于雨花经开区的湖南火灵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厂房内,数十台3D打印机正在嗡嗡作响,精密地生产着各种造型精巧的游戏手办和电影道具模型。年轻的设计师们专注地在电脑前优化设计图,另一侧的工人们则忙着为成品涂装、打包……这个充满活力的空间,属于一位刚刚毕业的00后大学生——庄睿。四年前,他还是个在出租屋里摆弄3D打印机的普通大学生;如今,他已掌舵一家年产值超300万元、产品远销海外的高新技术企业。
从游戏迷到创业者:3D打印打开新赛道
庄睿与3D打印的结缘,始于少年时代的一个遗憾。“初中时特别迷恋一款游戏,想买里面武器的模型,但找遍所有平台只有纸模。”购买纸模后的制作体验让他大失所望,“难度太大,效果也不理想。”这个遗憾一直留在他心中。2021年,随着海外3D打印技术兴起,正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攻读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庄睿敏锐地发现了机遇。
“当时国外已经有人用3D打印制作模玩了,这是个巨大的市场空白。”他花了三四周时间组装自己的第一台3D打印机,虽然“精度不行,故障率高”,却意外开启了他的创业之路。当他把打印的第一个游戏战剑微缩模型放到贴吧后,引发了大量关注。“随便定了2000元的价格,没想到很快就被抢购。”这次意外成功让他看到了3D打印在模型领域的巨大潜力:“传统注塑模具前期投入大,只适合爆款产品。而3D打印没有前置成本,特别适合1万产量以下的小众市场需求。”此外,相较于传统生产方式,通过3D打印,模型手办类产品开发周期可从两三个月缩短到一周,并且可实现定制化、轻量产。
庄睿敏锐地把握住了这个被传统制造业忽视的蓝海市场,他与同学蔡文权携手创业,很快身边便聚集起一批志同道合的伙伴。从最初20平方米的出租屋和3台打印机起步,到如今500平方米的厂房;从单打独斗到拥有9人核心团队;从年营业额20万元到300万元——这位00后大学生只用了四年时间。
小企业大能量:创新模式打通全球市场
在火灵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艘科幻电影里的战舰微缩模型通过3D打印技术生产而成——从原材料到成品的成本仅100多元,市场售价却能达到1000多元,价值足足翻了十倍,还供不应求。“有精准的粉丝群体愿意为这些独一无二的产品买单。”庄睿介绍,公司已经建立了从设计、生产到电商销售和自媒体营销的完整产业链。
这种创新模式让火灵公司在竞争激烈的模型市场中脱颖而出。目前,公司已在全球各大电商平台开设20多个店铺,国外买家占比达35%。庄睿告诉记者:“中国智造的成本优势非常明显,国外3D打印的价格约是1美元1克,国内只要0.2元。”
更难得的是,这支年轻的团队既是生产者也是消费者。“我们既是玩家又是制作者,最懂这个市场。”庄睿的团队基本都是00后,却创造了年产值300万元的业绩。他们不仅获得多个知名IP授权,还注册了4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外观设计专利。目前,火灵还开发了文创产业,针对文化企业、高校等设计文创产品。
今年,雨花经开区管委会全面摸排园区人才情况并上门对接需求,在走访中了解到火灵公司对于场地的需求,当即为其申请了500平方米的新厂房,并提供三年免租的政策。“每月能节省2万元租金,让我们有更多资金投入研发和生产。”庄睿表示,准备将公司搬迁至新址,进一步扩大产能。
未来展望:打造设计师的“梦想工厂”
对于未来,庄睿有着清晰的规划。他正在打造一个“设计师制造平台”,让更多创意能够快速落地。目前这个名为先驱重工的平台上已聚集了20多位设计师。在平台上,设计师只需提供创意和设计,火灵公司负责从生产到销售的全流程服务。
庄睿还计划让3D打印产品更具功能性:“比如声光玩具、可发射道具,甚至把道具球做成充电宝。让粉丝能够买到和游戏里一模一样的东西。”在他看来,3D打印技术的魅力在于能够“把屏幕内的东西带到屏幕外来”。
庄睿向记者展示了一个粉丝送来的锦旗。这位粉丝非常喜欢某款游戏中的角色,在这里找到了全套cosplay装备。“对于游戏粉丝来说,一套硬科幻装备只有我们这里能买到。”庄睿说这话时,眼中闪着光。
游戏少年闯入行业新赛道,在雨花经开区的支持下,这群年轻人的3D打印梦想正在加速变成现实。对于未来,庄睿充满信心:“我们抓住了技术迭代的天时,享受了湖南创业的地利,更凝聚了一支既懂制造、又懂市场的团队——这就是我们的人和。”
>>我要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