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秸秆问题,多在“化”字上下功夫

相链区块链

白木


日前,湖南出台《湖南省秸秆禁烧区和限烧区划定方案》,将秸秆从“禁止焚烧”一刀切转变为划定禁烧区和限烧区进行分类管理,更加科学合理,也更具民生温度。笔者觉得,解决秸秆问题要多在“化”字上下功夫,变废为宝,将资源化作财富,秸秆便不成问题。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精准划定禁烧范围,依法依规落实禁烧管控要求”。认真学习中央精神,“用”是在“禁”的前面。按理说,用起来的秸秆越多,焚烧的秸秆就会越少。如能全部加以利用,那就没有焚烧什么事了。

湖南是农业大省,水稻、油菜、玉米等农作物加在一起,年产秸秆3685万吨。若将3685万吨秸秆当成废弃物,那就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可如果能把它们利用起来,则是一笔巨大的资源。同样是秸秆,视角不同、处理方式各异,成效有天壤之别。

那么,怎样把秸秆用起来呢?不妨做好“五化”文章。肥料化:通过秸秆粉碎还田、堆沤腐熟还田等技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善土壤结构,提升地力,实现生态循环;饲料化:将适宜的青贮玉米、稻草等秸秆经过科学处理转化为营养丰富的牲畜饲料,缓解饲料粮压力,发展节粮型畜牧业;燃料化:发展秸秆成型燃料、生物质发电、沼气工程等,替代部分化石能源,减少碳排放,为农村提供清洁经济能源;基料化:利用秸秆作为食用菌的优质栽培基料,延伸农业产业链条,提高附加值;原料化:将秸秆应用于造纸、建材、环保餐具、工艺品制作等领域,实现资源的高价值转化。

这五条路径,条条通向资源高效利用和产业增值。一根不起眼的秸秆,通过科技赋能和市场引导,完全有可能串起一条涵盖农业、能源、环保、轻工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链,释放出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继今年3月1日《湖南省秸秆综合利用若干规定》施行之后,4月27日发布的《湖南省关于支持秸秆综合利用的若干措施(2025—2027年)》提出10条举措,重点支持从“收、储、用、技、导”五个关键环节发力。其实,也是在大力拓展和扶持秸秆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等综合利用途径。

政策已然明晰,关键在于落实。只要在“化”字上持续深耕,打通“收储运”的堵点,突破“技用导”的难点,就一定能让秸秆从田间地头的“包袱”转化为三湘大地的财富。

【作者:朱炎皇】 【编辑:肖彪】
关键词:秸秆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