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琴雅韵常相知 藏湘知文化记忆馆举办“潇湘雅集”首场活动

相链区块链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23日讯(全媒体记者 胡兆红 通讯员 任妮 张宸源)7月22日晚,由湖南省古琴学会、藏湘知文化记忆馆联合举办的“藏湘知·仲夏古琴雅集”在藏湘知文化记忆馆书香大厅举行。这是该馆“潇湘雅集”推出的首场活动,近百名市民相聚一堂,观展览,赏古乐,共赴美好之约,共享艺术之美。

古琴居“琴棋书画”四艺之首,也是我国最古老的传统拨弦乐器,距今已有三千余年历史。相传伏羲氏削桐为琴、绳丝为弦、取法三才,创造出了最早的琴。自古有“士无故不撤琴瑟”“君子之座,必左琴右书”的说法,是文人雅士们陶冶情操的最佳途径之一,也是有最具有华夏文化底蕴与文人风范的乐器。

        活动邀请湖南省古琴学会的黄在羽、刘鹏、王原焕,孔目湖琴会的程戎菲、郭大卫,以及本地琴人琴汐、涼子、刘康圣等与会琴箫合奏《酒狂》、《鸥鹭忘机》、《流水》、昆曲《寻梦》、《春晓吟》、洞箫独奏《梅花三弄》、《梧叶舞秋风》、《离骚》、《潇湘水云》等,琴韵清清、禅音渺渺,呈现中国文化的诗意浪漫。

藏湘知文化记忆馆创始人彭军介绍,古琴雅集是暑期系列文化活动之一,与正在展出的“梅兰芳先生珍贵史料展”交相辉映。潇湘雅集旨在拉近大众与艺术之间距离,通过不定期邀请文艺家举办多元丰富的活动,将美育渗透进现代城市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市民共同创造属于这个时代的新文化,真正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藏湘知文化记忆馆是以纸质类文化载体为主要收藏、展示对象并兼具保护、研究、教育、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文化机构,馆藏文献总量已达30万余册。其中,善本古籍5000册,新文学与新学术3万册,教科书5万册,连环画5万册,艺术画册6万册,海报及名人字画4万件,红色革命文献史料7万余份。

为进一步丰富市民文化生活,藏湘知文化记忆馆推出了系列特色文化活动,如名人大讲堂、艺术家会客厅、文化展厅等,受到市民欢迎。

【作者:胡兆红】 【编辑:胡兆红】
关键词:古琴
>>我要举报
晚报网友
登录后发表评论

长沙晚报数字报

热点新闻

回顶部 到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