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功能障碍性疾病,好发于经产妇和老年女性
长沙晚报掌上长沙7月16日讯(通讯员 黄凯凤)85岁的余奶奶近两年有个烦恼:每次上厕所或行走时,总觉得“身下有东西掉出来”。近日,余奶奶来到湖南妇女儿童医院妇科陈婵主任门诊处就诊,检查结果为子宫脱垂Ⅳ度(最严重等级),同时合并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
面对如此严重的脱垂、高龄和高危的高血压,手术是解决根本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的关键。妇科盆底专家团队经过充分评估,为她定制了更适合高龄患者的方案。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脱垂的子宫和阴道壁完全回位,行走时的摩擦感和不适彻底消失,再无异常分泌物,大小便也顺畅自如。
余奶奶的经历在老年女性中并非个例。盆底器官脱垂(如子宫脱垂、阴道前后壁膨出)是常见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尤其好发于经产妇和老年女性。
为什么会发生盆底器官脱垂?
核心原因是盆底肌肉和韧带支撑结构变得薄弱或损伤,无法有效承托子宫、膀胱、直肠等盆腔器官。常见诱因包括:
1.妊娠和阴道分娩(尤其多次分娩、难产);
2.衰老(雌激素水平下降,组织萎缩松弛);
3.长期腹压增加(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肥胖、重体力劳动);
4.遗传因素。
脱垂严重程度如何判断?
使用国际通用的盆腔脏器脱垂量化评分系统进行客观、精准的分度。
盆底器官脱垂如何治疗?
治疗方案需根据脱垂类型、严重程度、患者年龄、健康状况、有无生育需求等综合制定:
1.非手术治疗(适用于轻中度或不能耐受手术者):
盆底肌锻炼(凯格尔运动):最基础、重要的方法,需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正确、长期坚持,可预防脱垂加重和改善轻症症状。
子宫托:一种放入阴道内支撑脱垂器官的硅胶装置。需定期取出清洗和随访,适合不愿手术或手术风险高的患者。能有效缓解症状,但非根治。
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治疗慢性咳嗽和便秘、避免提重物。
局部雌激素治疗(绝经后女性):改善阴道黏膜萎缩,缓解干燥不适。
2.手术治疗(中重度脱垂、非手术治疗无效、严重影响生活者):
重建性手术:目标是恢复盆底解剖结构和功能,可能保留或切除子宫,术式多样。
封闭性手术:阴道半封闭术:将阴道前后壁部分缝合封闭,形成一个狭窄的管道,阻止器官脱出,同时保留一个通道观察宫颈(如有需要)和引流分泌物;阴道全封闭术:完全封闭阴道,适用于更复杂的情况。
>>我要举报